鈉電池層狀正極材料技術與發展現況(下)

 

刊登日期:2024/10/5
  • 字級

林秀芬、張君鼎、蔣宗效、吳逸祥、余立捷 / 虎尾科技大學材料系;廖世傑、劉佳兒、趙崇翔 / 工研院材化所
 
【內文精選】
O3型鈉電池正極材料
O3型鈉電池正極材料結構為六方最密堆積(HCP),其中氧原子緊密排列,可提供穩定的基礎結構。O3型鈉電池正極材料因鈉離子和過渡金屬離子半徑的差異,分別位於八面體空隙中,這種排列方式形成了MO6層和NaO6層,MO6層包含過渡金屬離子,而NaO6層則包含鈉離子,這些層依次堆積形成了三層不同的層結構,分別稱為AB、CA和BC,其結構示意圖如圖十三。O3型層狀正極材料具有較高的鈉含量,因此能夠提供較高的可逆容量,然而,O3型材料在鈉離子嵌入/脫出過程中,會歷經多次的複雜相變,體積變化量大,造成結構內部應力,導致材料的結構不穩定,降低循環壽命。此外,O3型材料的鈉離子遷移能量障礙較高,因此倍率性能較差。
 
1. O3型鈉電池正極材料簡介
一元O3型正極材料如NaMnO2 、NaFeO2、NaCoO2等,充放電時因Na+擴散不易,造成複雜的相變化;根據截止電壓的不同,六方相O3首先會轉變為六方相O’3,當Na+脫出量為0.3後,結構再轉變六方相為P3相,當Na+脫出量大於0.5後,六方相之P3相將轉變為單斜相P’3,最後當脫鈉量為0.6~0.7時,結構將再次轉變為六方相O3結構,並保持到讓所有Na+脫出,但此時的晶格參數與原始值已有很大的變化。由此可知,O3型鈉電池正極材料結構較不穩定,且過渡金屬離子易遷移,因此電化學性能較差。
 
三元系材料Na-Ni-Fe-Mn-O是目前主要發展的鈉正極材料。藉由Ni元素的加入可以提升電容量,適當的Ni/Mn比例可減少Mn元素的溶解損失,幫助穩定結構。Fe元素的加入則可形成Fe(Ⅳ)O6八面體,這種結構在充放電過程中的Jahn-Teller效應有利於更多的Na+脫出,但過多的Fe含量會導致Fe離子的遷移與溶出。當Fe含量低於0.3時,Fe離子的溶出現象可以被抑制,因此可知,Na-Ni-Fe-Mn-O三元系材料是一種具有發展潛力的鈉正極材料。然而Na-Ni-Fe-Mn-O結構依然有多次相變等問題,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許多改良方式正被進行研究中。
 
圖十五、不同Mg摻雜濃度材料Na(Ni0.5-xMgxMn0.5)O2(x = 0、0.05、0.1和0.15)之in-situ XRD相演變過程
圖十五、不同Mg摻雜濃度材料Na(Ni0.5-xMgxMn0.5)O(x = 0、0.05、0.1和0.15)之in-situ XRD相演變過程
 
2. O3型鈉電池正極材料開發
本研究室與工研院共同開發O3型Na-Ni-Fe-Mn-O層狀正極材料,以不同價數元素(A2+及B4+)摻雜改善其性能。改質前後試片皆為單相材料,其繞射峰可對應於JCPDF#54-0887,結構為六方O3型α-NaFeO2結構(R3¯m空間群),改質後的材料中,並無其他雜質峰存在。
 
圖十九為2.0~4.2 V倍率性能及0.2C常溫循環壽命測試結果。如圖十九(a)顯示,與P2型材料相比,首圈與第2圈O3型層狀正極材料的電壓降較為緩和。未改質的Na-Ni-Fe-Mn-O層狀正極材料在首圈放電容量約為149 mAh/g,經過A2+和B4+陽離子的摻雜後,電容量和倍率性能分別提升至163及155 mAh/g,又以摻雜A2+元素的效果更優良。未改質的Na-Ni-Fe-Mn-O層狀正極材料以0.2C充放60圈循環後,容量保持率為65.6%,經過A2+和B4+陽離子的摻雜後容量保持率分別達84.2%與83.6%。未改質的Na-Ni-Fe-Mn-O層狀正極材料在脫鈉過程伴隨著多個相變,2.0~4.0 V時,結構變化為hex.O3→ mon.O’3→ hex.P3→ mon.P’3→ hex.P3’→ hex.O3’。而在4.0 V以上具有較長的充電平台,是因為O3’-O3’’相變的關係,因此在高電壓下可釋放出更多可逆電容量,但O3’-O3’’相變的體積變化較大,會引發應力的不均勻積累,使材料產生微裂紋甚至碎裂,並形成更大的表面與電解質反應,造成循環性能下降。A2+與本體元素離子半徑相似,摻雜後使材料仍保持O3型結構且分布均勻。此外,經A2+摻雜後,在高電壓下,材料結構以OP2相代替O3’’相產生,因而可減緩體積變化。摻雜A2+離子也可對結構產生Pinning Effect,抑制過渡金屬層的滑移,減少層間收縮及體積變化,降低不可逆多相轉變的程度,穩定材料結構,增加在高電壓下(4.2 V)的循環穩定性。B4+ 4d軌道與氧的相互作用可以減少電子軌道重疊,因此B4+陽離子的摻雜可使電子局域更加穩定地存在過渡金屬層,有利於其他金屬離子與氧形成更強的離子鍵,延後充電時O3到P3的相變,增加結構穩定性,提升電化學性能 ---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十九 (a)未改質;(b) A2+摻雜;(c) B4+摻雜之Na-Ni-Fe-Mn-O層狀正極材料倍率性能曲線;(d)循環壽命圖
圖十九 (a)未改質;(b) A2+摻雜;(c) B4+摻雜之Na-Ni-Fe-Mn-O層狀正極材料倍率性能曲線;(d)循環壽命圖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54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