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暗比膠態有機電致變色材料技術

 

刊登日期:2023/7/5
  • 字級

陳相睿 / 工研院材化所
 
電致變色技術近年來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在未來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物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快速成長,對於能夠自動調節光線的智能玻璃、自調節光照系統等需求越來越大,使電致變色技術在這些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近年來顯示器業技術蓬勃發展,能夠滿足高亮暗比、節能、軟性等訴求之電致變色材料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內文精選】
電致變色定義
所謂的「變色」,是指材料受到外部刺激導致結構變化,進而使顏色改變。這些外部刺激可以是光、溫度或電場等,若是因光所造成的變色,稱為「光致變色」;因溫度改變所引起的顏色變化,則稱作「熱致變色」;因電場造成可逆的顏色變化,則是「電致變色」。
 
關於變色元件技術可區分為「被動式變色」和「主動式變色」兩種。如熱致變色與光致變色元件就屬於「被動式變色」,這是藉由溫度或光的改變造成材料結構的變化,進而改變元件的顏色;「主動式變色」則是藉由外加電壓使材料產生變化,促使元件顏色改變。主動式元件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調節控制所需的變色情境,在操作應用上有相當好的便利性。
 
2. 高分子分散液晶薄膜(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Film; PDLC Film)
為具異方性的液晶微滴均勻分散於高分子中之複合膜,藉由一外加電場可調控液晶與高分子間之折射率,造成光散射與光穿透狀態,以達到薄膜顯示功能。典型的液晶為正介電異方性,其分子種類主要有向列型(Nematic)、層型型(Smectic)、膽固醇型(Cholesteric)、鐵電型(Ferroelectric Smectic)、反鐵電型(Antiferroelectric Smectic)及客–主型(Guest-Host)等型態。當無外加電壓時,液晶的有效折射率neff和高分子的折射率np不匹配,光線會被嚴重散射,薄膜因而形成散射態(不透明態);一旦產生電場時,液晶會垂直基材表面排列,因液晶的折射率np與高分子np相同,垂直入射的光線無介面存在,可讓光線透過,薄膜會因此形成透明態(略為白霧透)。
 
3. 電致變色技術(Electrochromic; EC)
具有電活性(Electroactive)的電致變色材料在電場作用下,會發生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而得失電子,使得材料的能階改變造成顏色的變化。無論無機型或有機型電致變色元件結構,皆是以玻璃或塑膠基材做為透明導電層(如:摻錫氧化銦(ITO)或摻氟氧化錫(FTO)),兩導電層中分別為電致變色層、電解質層或離子儲存層(此三層組合即為無機與有機電致變色元件的差異點)。
 
(2) 有機電致變色材料元件技術
有機電致變色元件組合物由氧化(陽極)化合物、還原(陰極)化合物與電解質組合而成,它們可為有機或帶有金屬元素之有機化合物。另外,交聯劑、光敏劑、紫外線穩定劑、電解質材料、抗氧化劑、阻燃劑、熱穩定劑、增黏劑、偶聯劑也是在成分內會添加之材料搭配組合。在優選的電致變色材料組合物中,選擇的材料組成分子結構可以是多官能單體,例如雙官能單體、三官能單體或更高官能的單體,亦可為單官能單體與雙官能單體或單官能單體與交聯的組合。
 
有機電致變色與其他技術相比較下,除了具有調色上的優越性外,在一定面積下(25 cm × 15 cm)以直流電驅動元件變色無須較高的電壓(<3 V),在未驅動前亦擁有高穿透度(T > 78%@550 nm)的優異表現,驅動變色後則可達到最深色的變化表現(T < 7%@550 nm) (表一),在響應速度上更具有較佳的快速反應時間。因有機電致變色材料技術在小面積上具有快速高亮暗比之優勢,所以在運用的產品上目前主要是用在車用的後視鏡,以驅動變色後可有效吸光產生抗眩能力(圖九),更能與再新一代的E-Mirror搭配使用。
 
表一、液態標準元件驅動變色數據
表一、液態標準元件驅動變色數據
 
圖九 車用抗眩後視鏡,(a)啟動前;(b)啟動後
圖九、車用抗眩後視鏡 (a)啟動前;(b)啟動後
 
工研院近期技術發展與未來展望
有機電致變色材料技術優點大致上有下列幾點:①低電壓可驅動變色;②亮暗對比高;③快速響應時間。然而有機電致變色材料技術還是有缺點存在,當電致變色元件面積達17吋時,液態材料會受限到重力而產生垂流問題,導致變色不均現象。工研院一直以來致力於有機電致變色技術開發,從液態型轉換提升成凝膠態電致變色材料,有效提升整體的安全性問題;近年來更專注於解決大面積電致變色元件材料技術問題,除了在本身材料整合開發上調整配製,更進一步地將電致變色材料推往全膠態系列發展(圖十一) ---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十一、工研院開發之全膠態電致變色材料與其元件(15 cm × 15 cm)
圖十一、工研院開發之全膠態電致變色材料與其元件(15 cm × 15 cm)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39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