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學成功地以較低溫度實現二氧化碳再資源化

 

刊登日期:2022/4/22
  • 字級

日本早稻田大學利用鈷與銦結合的新材料,並以比過去低了200~300°C的溫度條件下,成功地將二氧化碳有效率地再資源化成為一氧化碳。從二氧化碳製造可做為化學原料的一氧化碳除了需要700°C以上的嚴苛高溫條件之外,反應也難以有效率地進行,且有須選擇耐高溫材料等各種限制。有鑑於此,早稻田大學自行開發了將鈷改質為氧化銦的新材料(Co-In2O3)。

經實證確認,即使新材料在低於常規700℃的400~500℃條件下,亦能讓80%以上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且反應速度可滿足工業要求水準(每1公斤材料每日可轉換為17.7公斤二氧化碳)。另透過光譜學技術,已成功地詳細解析了反應機制。在此項研究中,早稻田大學設計了「Chemical Looping」劃分反應場的手法,係在獨立的條件下進行材料的氧化與還原,透過反覆進行,與以往的反應相比,可實現低溫化,且無須分離生成氣體。藉此可製作出優質材料,並就材料為何優異進行解析,透過循環式品質管理(PDCA)進而實現高性能化。


資料來源: https://news.mynavi.jp/techplus/article/20220323-230132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