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歐盟RoHS指令將於2006 年7 月1 日起,對電機電子類產品應禁/ 限用六價鉻有毒物質一規定,致現有使用六價鉻物質的表面處理製程,產生極大的影響,目前大多以三價鉻處理液作為優先的替代方法,但最終仍需走向非鉻的製程,才是徹底的解決之道。本文將簡單描述現階段的六價鉻的使用製程及其相關的可能替代技術,包括三價鉻、合金電鍍、化學鍍及複合鍍等製程。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廢棄蘋果升級再造,Appcycle打造環境友善皮革 ZACROS開發出軟包裝複合薄膜回收技術 AIST等發表ISO 16636,用於驗證海洋生物降解性塑膠在實際環境的分解... Clariant推出PFAS-free壓出成形加工助劑 廣榮化學開發出高耐氧化劣化性之胺類化合物,適用作為二氧化碳吸收材... 熱門閱讀 「10分鐘內」超急速充電技術進展有成,全固態電池最受青睞 AI在化學反應優化的應用 AI在化工製程節能應用 AI於MBR系統中之品質控制與能源優化應用:以膜絲瑕疵檢測與廢水曝氣... 國際固態電路大會 ISSCC 2025: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記憶體運算技術探討(...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Hach台灣辦事處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融貿易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研院材化所 材料世界網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