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時代,臺灣強韌產業生態的四大布局方向

 

刊登日期:2020/12/30
  • 字級

鍾俊元、岳俊豪/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前言
2020年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大流行,重創全球經濟與產業表現,也使得終端消費市場動能急凍,各國陸續啟動防疫邊境管制與各項防疫措施,造成製造業面臨斷料、缺工、缺運具、缺訂單的危機。另外,人們在染疫風險下,也盡量減少外出旅遊或從事人群聚集的活動,頓時各行各業行銷、展示、銷售及服務等消費活動戛然而止。在供應鏈斷鏈與斷料的「生產面」風險與最後一公尺服務被截斷的「消費面」風險二面夾擊下(圖一),「零接觸防疫」成為企業面對員工與客戶的迫切挑戰,而如何「不間斷營運」成為製造業短期的目標。
 
除此,2018年以來,地緣政治對於供應鏈影響日益加深,尤其美中貿易戰致使關稅成本遽升,企業必須將原有產能從中國大陸移至第三地生產,以就近市場或在地化供應,因此這種「分散式生產」短鏈型態,將是企業思考調整的戰略布局。另外,當台商隨著各區域市場需求進行分散式生產時,要素資源調度、機台維修與職工訓練、供應鏈管理與預測等,均有賴於臺灣總部「智慧化決策」,方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圖一、美中科技戰暨疫情對產業的衝擊
圖一、美中科技戰暨疫情對產業的衝擊
 
臺灣強韌產業生態的四大需求
根據Resilience一書作者Andrew Zolli對「韌性」的定義,係個人、企業或系統,在面對巨大的環境變化衝擊時,可維持核心運作的持續性(Continuity)與迅速恢復的能力(Recovery),亦即產業/企業面對外在衝擊時,能夠將損害控制在最小,並可快速韌性復原,之後在新的大環境下持續穩健成長,所需具備的特質或能力。
 
從臺灣製造業來看,長期供應鏈仰賴中國大陸的生產力,伴隨中國大陸勞力成本上升、紅色供應鏈崛起,以及地緣政治導致關稅上漲衝擊下,我國電子與傳統製造業僅依賴中國大陸基地生產,已難以因應環境對經營的挑戰。加上此次COVID-19疫情「新常態」,製造業不再以大規模、低成本、及時供貨(Just in Time)為考慮,反而轉變為不間斷營運、分散式生產、韌性製造等,因此,如何建構產業具有強韌生態系,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認為,未來臺灣應從滿足四大需求著手,詳如下列所述。
1. 如何取代人員現場作業,零接觸環境避免人員染疫?
在疫情前,工廠的生產模式為大量人員密集生產,並由人員在現場親自操作機台與維運。疫情期間,為避免員工染疫,如何運用科技來降低企業員工或與客戶之接觸頻率,做好防疫才是正常運作基礎,包括使用個人化設備、遠距作業、公共衛生設施等,使企業具有「零接觸防疫」能力。
 
2. 如何維持生產不斷料、機器不停運、服務不中斷,並且可快速復原能耐?
工廠內生產的五大要素包括員工、機器、半成品/材料、製程方法、環境(水電供給),而從供應商至客戶之間尚包含物流、銷售、服務等過程。在疫情期間,如何維持製造業達成生產不斷料、機器不停運、服務不中止等「不中斷營運」能耐。
 
3. 如何建構全時、全域、全連結生產,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疫情前,供應鏈運作的主流是「及時供貨(Just in Time)」,即為降低庫存壓力與壓低成本,要求上游原材料及零組件在指定時間與地點內交貨,而及時供貨所形成的全球分工型態是線性、集中式的供應鏈。然而,風險評估專家提出供應鏈---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