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具有殺菌作用早已為人所知,美國普渡大學則新開發了一項能夠有效提高銅表面殺菌特性的雷射加工技術。研究團隊透過在金屬表面直接以雷射進行奈米等級的圖形(Pattern)加工,凹凸形狀的圖形促使表面積變大,覆著於表面的細菌即因圖形而破壞了本身結構。
研究團隊利用病原細菌進行實驗,細菌在接觸到銅的加工面之後,細胞膜受到損傷,綠膿桿菌只需40分鐘就完全根絕,而以耐藥性有名的抗青黴素金黃葡萄球菌(MRSA)則是90分鐘,大腸桿菌為60分鐘,黃色葡萄球菌則是120分鐘達到完全根絕的成果。
為了減少細菌增殖或生物膜的形成,研究團隊也將此項技術應用於其他金屬或聚合物上。例如在整形外科用植入物施以抗菌加工,抑制細菌增殖,藉此將可望不須利用抗生物質,即可避免抗藥性細菌或感染的擴大。
另一方面,表面的形狀加工不僅增加與細菌的接觸機會,並能帶來親水性的效果,藉此可望提升整形外科用植入物與細胞的接著能力,帶來改善植入物與骨頭接合的效果。目前研究團隊也在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上確認了此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