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耐用的塑膠帶來生活便利,然而隨手丟棄與掩埋流失的塑料卻造成環境永久且重大的危害。全球塑料回收率僅有12%,大多以物理回收為主,過程包括清洗、粉碎、造粒等。由於物理回收無法去除添加劑如色料、抗氧化劑等成分,且經過多次加工再製易造成塑料劣化,回收後的塑料通常只能降階使用。於是全球大廠開始投入化學回收再生技術開發,使回收塑膠可轉化為更有價值的產品。本文分享國內外對於聚酯、聚氨酯、聚醯亞胺等化學回收技術的發展。 ★相關閱讀:化學回收產業趨勢與應用(上)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具潛力的新興碳捕獲再利用技術:二氧化碳電解製程 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成多碳產物之技術發展 電催化CO2轉化系統–電解質/助催化劑發展 雙極式雙膜電解二氧化碳技術之挑戰 從2023日本機能性材料與Nanotech展看高分子新材料發展動向(下) 熱門閱讀 國際固態電路大會 ISSCC 2025: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記憶體運算技術探討(... IEDM 2024前瞻:鐵電記憶體技術發展與半導體趨勢解析 由2025 NEPCON Japan看低碳樹脂材料與印刷電路板製程技術與應用 日本綜合化學品製造商聚焦EUV,展望半導體材料領域 原子層沉積之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Hach台灣辦事處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