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名聲

 

刊登日期:2019/11/5
  • 字級

每個人都有名聲,名聲是外界通過認知形成的。談名聲常流於二分法謬誤,將人分為好人、壞人﹔君子、小人﹔賢人、愚人等,實際上,人有各種面向,因時、因地、因事而舉措不同,難以一概論斷﹔同時也有「實至名歸」、「浪得虛名」、「惡名昭彰」各種情境,不一而足。因限於篇幅,此處僅談美名。

雖然古人多稱許淡泊高士、隱士,社會所需要的則是經世濟國之大才,劉備「三顧茅廬」,還須諸葛孔明盛名在外。孔子曾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篇》)。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曰﹕「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故名者,亦人治之大者也」。「大人物求名」、「愛惜羽毛」,誰說不宜。如果修身立德、誠信正直、自強不息,努力於成就學養俱佳的好名聲,助成功業,也有相當的社會功能,而若能「名垂千古」,更有其正面意義。

莎士比亞說﹕「美名是人生所能得到最純粹的寶藏」。但美名不會從天而降,須要立德、立功或立言三者至少居其一。立德是在德行上樹立好榜樣,「君子之德風,風吹而草偃」,帶出他人最好的一面,有益世道人心﹔立功為建立事功,或保家衛國,或有所創發,濟世利民,語云﹕「求名當求萬世名」,如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立言則言而有物,鏗鏘有力,激勵人心,豐富心靈。

俗語說「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據估計,自有人類以來,在地球上曾有一千億人生活過,但真正「萬世流芳」者幾希,可見留名並不容易﹔杜甫〈夢李白〉「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而李白曾慨嘆﹕「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去年底出版的《名聲賽局》一書,系統地整理「個人、企業、國家如何創造與經營自己的名聲」[註],在傳統「內聖外王」,自我修為之外,將名聲創造與經營,視為一場賽局,從理解、影響而改變名聲。其中關於個人強調「當世名」部分頗有可觀之處。名聲賽局的贏家享有許多好處,但人並不能完全掌控自己名聲,能做的就是運用策略,試著影響對自己的觀感。如果行為良好,符合期待,自然能維持名聲高點。

數千年來,名人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能力名聲」一旦建立就難以動搖,「性格名聲」會隨著大家的討論而起伏。人脈網是讓人在對的時間幫你向對的人宣傳,讓自己和地位高或名聲好的人建立聯繫,可「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宣傳論述要可信可憑,只有真誠可憑的論述,反映本質與根據局勢調整,才能創造真正的、長遠的價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