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國家的塑膠新挑戰

 

刊登日期:2019/6/5
  • 字級

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以及印度是台灣新南向政策中石化產業的潛力市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超過全球,各國對於塑膠產品的需求與供給皆快速增長,卻也是海洋廢塑膠主要來源地區。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探討新南向國家經濟發展、塑膠原料供需發展以及海洋廢塑膠對各國挑戰。
‧新南向國家塑膠市場持續成長
 1. 消費市場潛力龐大
 2. 持續增加塑膠原料產能
‧東南亞地區海洋塑膠的挑戰
 1. 排名第二的印尼限塑做法
  (1) 塑膠使用禁令
  (2) 國際公司協助印尼限塑並開發新材料與應用
 2. 排名第六的泰國限塑做法
  (1) 當地限塑政策現況
  (2) 限塑政策影響─循環新材料應用開發
 3. 排名第八的馬來西亞限塑做法
  (1) 塑膠使用禁令
  (2) 歐盟禁塑影響
 4. 排名十二的印度限塑做法
  (1) 廢塑膠生產現況
  (2) 當地限塑政策現況
  (3) 限塑政策影響─強化PET回收其他配套不足
 5. 中國洋垃圾禁令的影響
  (1) 泰國廢塑膠進口禁令
  (2) 馬來西亞廢塑膠進口禁令
  (3) 印度廢塑膠進口禁令
 
【內文精選】
新南向政策(New Southbound Policy)是我國政府重要施政目標,瞄準東協10國、南亞6國、紐澳2國,共18個新市場。由於石化產業發展受到市場規模、基礎建設以及經濟發展情況影響,近年石化產業聚焦崛起的新南向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以及印度作為主要發展市場,新興市場對於塑膠產品的需求與供給皆快速增長,卻也是海洋廢塑膠(Plastic Marine Debris)主要來源地區。本文將以石化產業潛力龐大的新南向國家─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以及印度為主軸,探討各國聚乙烯(PE)、聚丙烯(PP)塑膠市場現況,包括經濟發展、塑膠原料供需發展以及海洋廢塑膠對各國之挑戰。
 
新南向國家塑膠市場持續成長
1. 消費市場潛力龐大
2018年全球GDP成長率為3.7%,而東協國家平均GDP成長率超過5%,印度則是7.3%,為新南向國家中經濟成長率最高的國家。為突顯新南向國家經濟發展以及消費市場現況,圖一比較201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與人均塑膠消費量;以圓圈大小表示各國人口數,做為當地潛力需求市場的規模。
 
圖一、2018年各國人均塑膠消費分布
圖一、2018年各國人均塑膠消費分布
 
新加坡人均GDP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準,新興市場如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泰國人均GDP在7千到1萬美元左右,印尼、菲律賓、越南以及印度人均GDP則在2千到4千之間。新南向國家石化的新興市場距離經濟發展成熟仍有很大成長空間,人均塑膠消費量更進一步區分新南向國家中市場需求現況的差異。
 
以2018年聚丙烯(PE)、聚乙烯(PP)需求量代表各國人均塑膠消費量。馬來西亞、泰國人均塑膠年消費量約在50至60公斤之間,與美國、日本、台灣相近,屬於逐漸成熟的新興市場。越南、印尼、菲律賓以及印度的人均塑膠年消費量在10公斤以下,具有較大成長潛力;尤其印度人口總數與中國人口相近,且塑膠消費成長空間仍大,使印度近年來成為石化產業與消費性產品的重要投資地區。
 
2. 持續增加塑膠原料產能
未來幾年馬來西亞、越南擁有新建大型石化園區計畫,大宗石化產品新增產能地區包括泰國、馬來西亞、越南以及印度。各國塑膠原料PE、PP近年的進出口情況各異,泰國屬於塑膠原料淨出口國,而
馬來西亞、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仍仰賴進口。
 
馬來西亞的邊佳蘭煉油與石化綜合發展園區計畫(RAPID)投產後,將成為塑膠原料淨出口國。2017年印度需求缺口100萬噸,隨著近年印度石化產品產能持續增加,塑膠原料淨進口量也逐漸下降。新南向國家塑膠原料供需整理如圖二,越南、印尼未來將維持淨進口總和超過200萬噸塑膠原料,是新南向國家中前三大塑膠原料淨進口國,也是內需市場成長快速的國家之一。
 
圖二、新南向國家塑膠原料產能與需求趨勢
圖二、新南向國家塑膠原料產能與需求趨勢
 
東南亞地區海洋塑膠的挑戰
2015年《Science》研究指出海洋塑膠垃圾的來源前20名,東南亞地區國家就占了6名,整理如圖三,包括排名2到4的印尼、菲律賓、越南,排名5以後的泰國、馬來西亞和緬甸,另外,印度也排名12。由於海洋塑膠造成環境污染、生態危害以及可能影響人體健康,廢棄塑膠處理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
 
研究指出,如果前20大海洋廢塑膠排放國家充分利用塑膠廢棄物增加50%,到2025年廢塑膠垃圾將減少1%。尤其前20大排放國中有60%…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蕭亞漩/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90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