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污泥減量技術

 

刊登日期:2018/12/5
  • 字級

廢水處理產生相當多的廢棄污泥,由於其處置費用高達整個污水場操作成本的60~65%,造成經營業者相當大的困擾,因此如何減少污泥產生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超音波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技術,應用在廢棄污泥的減量,尤具效果。經過現場測試,超音波污泥減量效率可達30%以上,再結合微小氣泡,則污泥減量可再提升17.3%。此結果可作為未來現場污泥減量的考量依據。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介紹工研院開發之超音波污泥水解系統。
‧前言
‧污泥減量技術
‧超音波技術
‧超音波污泥減量案例分析
‧結論


【內文精選】
前言
隨著都市下水道的接管率逐年上升,提升了都市污水處理的妥善率;然而,其伴隨產生的下水污泥量不斷增加,若無妥善處理與處置,容易衍生二次污染問題。以台灣而言,包括各種途徑產生的廢棄污泥,每年產生的污泥量約239萬公噸,其中一般性污泥量為227萬公噸,有害性污泥量(電鍍與含銅污泥)為12萬公噸。由於廢棄污泥的處理需要高昂的初設硬體費用與日常操作費用,根據文獻資料顯示,此費用高達60~65%的全廠操作費用,使得廢棄污泥處理與處置的議題在全球受到高度的關注,即使在台灣的廢棄污泥問題亦同。

污泥減量技術
污泥減量技術可分三方面執行:一為程序調整,包括採用延長曝氣法或生物薄膜反應器(MBR)等;二為中間處理,包括採用好/厭氧消化處理或污泥水解處理等;三為污泥乾燥,包括直接加熱、間接加熱與除濕乾燥等。

一般廢棄污泥經污泥脫水機脫水後,其污泥含水率大約為75~85%(目前還有更新的污泥脫水機可將污泥含水率降至50%左右);再經過污泥乾燥設備的處理後,其污泥的含水率可降至30%,甚至低於20%,此時整體污泥重量的減少可超過70%以上,其污泥減量的效果甚佳。此方法是目前政府單位正積極推廣的污泥減量方法,只可惜其減量只集中在於污泥含水率的減少,對於污泥固體物本身是沒有改變重量的。

另一類的有機污泥減量,除了前面提及之「程序調整」外,還可使用「污泥水解」的技術。有機污泥由於其主要來源是微生物體,屬於固形物的一種,在處理過程中,希望能夠將固形物污泥轉換成溶解態或非常微細固形物,以達到污泥減量之目的,此過程稱為「污泥水解」。污泥水解技術如物理(機械或加熱等)、化學(加鹼、加酸或氧化劑等)、生物(酵素)或組合污泥水解技術均受到廣泛重視並有應用實例,其中又以機械法中超音波技術(Ultrasonic Technology)的水解效率為最高。
 

超音波技術
超音波是眾多污泥水解技術中一種非常有效率的綠色技術,其原理是利用聲波與水中微小氣泡(Micro-bubbles)作用,使其在極短的時間與極小的體積發生空穴效應(Cavitation)。當空穴效應發生時,會產生強大的衝擊力,可以有效破壞周圍細胞的外部結構,使其產生污泥水解的效果;同時,空穴效應也會形成一極端環境的熱點(Hot Spot),在熱點中會形成高達數千度的高溫與數千atm的高壓環境,其周圍的水分子便會產生高氧化力的氫氧自由基,因此,超音波亦具有廢水高級氧化的處理能力。在廢水處理程序中,超音波在污泥減量的應用如圖一所示。
 
圖一、廢水處理程序中超音波在污泥減量的應用
圖一、廢水處理程序中超音波在污泥減量的應用
 
國際上已有超音波破碎污泥的商業化產品,如德國Ultrawaves公司,已有應用於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泥的實例。然而,超音波的處理方式,雖可使污泥破碎效果達100%,然而其所消耗的能量太高,因而使其操作費用達到最高。為解決上述問題,工研院自行設計並製作一套超音波系統,其使用頻率為20 kHz,Horn直徑為5公分,材質為鈦合金,輸出功率為500 W。

 

超音波污泥減量案例分析
工研院自行製作的超音波系統如圖二所示。經過以實際現場廢水與污泥的測試(超音波+活性污泥系統),分實驗組(R1)與對照組(R2),實驗組(R1)是將每日廢棄的污泥經過超音波處理後再導入活性污泥系統,對照組(R2)則依照操作條件每日廢棄固定的污泥量以維持穩定的污泥停留時間(SRT)。由於超音波是利用微小氣泡進行空穴現象,因此試驗中也加入微小氣泡的影響,其測試條件為單純超音波的最佳操作條件。試驗條件與結果如表一與圖三所示,經過水解後的污泥導入活性污泥系統,會使活性污泥系統的出流水質包括COD、SS與VSS皆略微上升…...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三、超音波污泥減量試驗結果
圖三、超音波污泥減量試驗結果
 

作者:黃政中、陳幸德/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84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