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穩高值化的馬步 專訪資策會蕭博仁副執行長

 

刊登日期:2018/6/5
  • 字級

根據工研院IEK的報告,美國化學材料與製品業附加價值率達44.2%、德國為30%、日本23.7%、韓國18%,同期我國則為16%左右,相對偏低,主因在於耗用原材/物料比重較高,但產品價格相對較低。

面對高值化的轉型挑戰, 跨入知識經濟、掌握智慧財產,是轉型的入場券。平心而論,材料化工等產業在此部分的著墨,的確與電子、資訊等產業相差甚遠。當然,競業環境有差距,自然有不同的發展,不過在工業4.0、萬物皆聯網的浪潮下,不但有更多智慧的領域要探索,因應而生的科技法律問題,更將成為材料化工產業不得不面對的議題。

有鑑於此,本刊特別邀請資策會蕭博仁副執行長,以國家政策智囊的高度,分享知識經濟的戰略、新產業發展的機會,以及政府政策的對應,為台灣整體創新增添動能。擁有法學博士學歷的蕭副執行長,同時兼任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先前曾任台南市政府法制處處長,以及兩屆的台南市議員。曾經為民喉舌,其後投身法制管理,豐富的經歷讓他瞭解基層想法、善於溝通,同時又能將專業與施政完整串流、逐步實踐,引領國內科技法律的提升,建構更全面的競爭力。

改變,在新挑戰前奮起
國內傳統產業界常認為知識經濟是高科技產業的獨門武功,蕭博仁希望能打破這項迷思,因為傳統產業反而更需要應用知識經濟理念。以經濟學的均等邊際原則來看,如將知識經濟普遍推行至所有產業,則能產生最大的社會整體效果;抑或是僅需付出最小的推動成本,即可達到一定的發展目標。這樣的思維,正是政府積極推動跨領域產業數位轉型的基礎。

對資源/人才相對有限的台灣而言,選擇有競爭力的產業優先推行產業升級與轉型,是不得已的選擇。但相對的,從資源、能源的角度,重建「足以澤被所有產業的基礎環境」,則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課題。

為求經濟永續發展,先進國家近年皆思考資源循環方式,如此經濟成長動能才有機會從原物料消耗脫鉤。台灣現階段面對非核家園、20%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乃至「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等溫室氣體減量要求,產政學研的確必須在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的議題上,充分發揮國家創新/區域創新系統的應有功能與角色,以確保如圖一的生態系統能充分且有效的串連。

圖一、產政學研在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上的生態系統串連
圖一、產政學研在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上的生態系統串連

在這個生態系中,國家政策包含了國安、經濟、環保等領域,而「政府投資=>學研能量=>產業能量」這個區段,是整個生態系中能量轉換的核心,也正是工研院與資策會這樣的財團法人最受各界期許之處。要扮演好這樣的角色,箇中最值得留意的課題有二:
一、傳統科研計畫的管考方式,必須有新的視野與思維
傳統科研管考工作,最常見的把關方式就是專利、研發成果收入、民間收入、產業產值等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這些KPI均經專業審查與監督,對國會與政府而言,是行之有年、撙節成本的做法。對於傳統以生產製造為主的產業型態而言,這些做法有其相應的背景;相較於此,例如講究生態建構的軟體產業、十年磨一劍的材化與能源等領域,則未必適用。

對於KPI,蕭博仁認為長期忽視了一項關鍵,也就是:「資源匱乏的台灣」。這意味著產業所需大多需要進口,特別是發展所需的能源與材料。目前政府科研管考的KPI,特別是專利、研發成果收入、民間收入、產業產值等,都是外顯的項目,理念上通常是多多益善。但對台灣來說,除了這些外顯的概念外,比較沒有觸及內隱的概念,特別是「進口替代」的貢獻。

舉例來說,一項綠能或資源回收技術的開發,若只是看專利、技轉,甚至促成的產值,那相對於其他領域的成果,如高額設備投資的半導體製程技術,或是關鍵通訊元件的開發等,往往很難凸顯相對的效益。因為上述技術可以明顯看到產值增長,且有國際大廠擔任買家,整體看來非常風光。但是, 若將進口替代的概念納入,那麼未來由綠能所產生的每一度電力,或是每一噸的自產材料的生成,其可以替代國內產業進口多少能源,乃至於碳稅的繳納?那故事可能就不大相同了。資策會目前正努力與政府溝通這些概念,也希望各界能體認這樣的趨勢變化...…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採訪:陳芃/工業材料雜誌編輯室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78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