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記憶體發展演進簡介

 

刊登日期:2018/5/5
  • 字級

磁記憶體(MRAM)是運用磁膜極化後形成自旋電阻差異來儲存資料,亦被稱為自旋記憶體。從早期磁鼓型、磁芯、磁鍍線至磁泡型記憶體結構,至今已開始走向MRAM半導體記憶體,並持續不斷地朝向微縮尺寸、提升記憶密度、省電及快速作動等方向研發。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由磁記憶體結構的發展演進歷史、原理及應用加以介紹。
‧磁記憶體之發展演進
 1. 磁鼓記憶體
 2. 磁芯記憶體
 3. 磁鍍線記憶體
 4. 磁泡記憶體
‧磁隨機記憶體MRAM結構及原理
‧應用場合

【內文精選】
現階段RAM以動態隨機記憶體(DRAM)、NAND快閃記憶體及靜態隨機記憶體(SRAM)等應用較為發展成熟。以DRAM記憶體發展來說,若要再次提升儲存元件密度,必須往高階奈米半導體製程(3~10 nm)製造,預期將會遭遇到製程良率及成本管控等量產瓶頸;再加上DRAM屬於揮發性(Volatile)記憶體,當作業系統關機或突發斷電後,原有暫存資訊亦會隨之消失而無法繼續保留,不利於作業系統快速啟動。有鑑於此,近年來各領域專家開始積極研究其他新興記憶體,其中具非揮發性(如Flash)、高速讀寫(如SRAM)、高元件集積度(如DRAM)之磁性記憶體(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MRAM)深具未來發展潛力,已被視為下世代新型夢幻記憶體。

磁記憶體之發展演進
4. 磁泡記憶體
緊接著具高記錄密度及高可靠度之磁泡記憶體(Magnetic Bubble Memory)於1970年開始出現,以磁材薄膜如單晶鐵氧磁體(Ferrite)或石榴石(Garnet)之薄膜膠片作為磁泡結構主體,如圖四(a)。當垂直磁場施加於薄膜表面後,易磁軸沿著垂直場方向排列;此時再施加水平磁場後使磁泡產生移動,形成磁記憶位元,如圖四(b)。由於每一磁泡之直徑僅8~12 μm等級,因此單晶磁泡記憶體之記錄密度可提升至數千組Data Bit,最為知名例子為Texas Instrument於西元1977年發明92,304-bit記錄容量之磁泡記憶體。圖四(c)為磁泡記憶體結構,包括磁泡芯片、磁場驅動及永磁鐵等組件。圖四(d)利用兩組側向線圈旋轉產生不同方向磁場以驅動磁泡產生移動,再經由放大器讀取信號。圖五為磁泡記憶體晶片整合示意圖,此記憶體奠定後來磁帶及磁碟等儲存元件,運用材料自身磁域模型來達到磁記錄之應用基礎。

圖四、磁泡記憶體(a)磁域組合;(b)磁泡移動;(c)陣列結構;(d)元件整合
圖四、磁泡記憶體(a)磁域組合;(b)磁泡移動;(c)陣列結構;(d)元件整合

磁隨機記憶體MRAM結構及原理
目前MRAM儲存資料是運用磁芯膜層被磁場極化後,不同磁矩方向會產生高低電阻(定為0或1)進行資料位元存取,圖六(a)為根據外加磁場方向進行平行或反平行之磁性自旋組態排列,上層自由磁性層因本質矯頑磁力弱,僅需小磁場即能進行翻轉,可以形成和下層釘扎層自旋反平行組態的高電阻(“1” bit)態;若再加相反的磁場時則使上層翻轉而和下層形成平行組態,因此形成低電阻(“0” bit)態,磁記憶原理就是利用這二種不同自旋電阻來進行資料儲存。圖六(b)為最早的感應式MRAM元件結構,於左下方處控制一組電晶體電流進行資料讀取或寫入,當電晶體開路時,電流通入至上方(Write Line 1)及下方(Write Line 2)產生磁場進行位元寫入;當電晶體閉路時....…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六、(a)磁性自旋電子組態;(b)磁性記憶體結構
圖六、(a)磁性自旋電子組態;(b)磁性記憶體結構

作者:湯士源/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77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