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新興科技 開啟材料無限可能的熱情

 

刊登日期:2018/2/5
  • 字級

2018年開春第一砲,響亮地揭開材料界盛事!一月中,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與中國材料科學學會假新竹北埔麻布山林共同舉辦了一場為期兩天的「材料科技發展策略規劃會議」。包括大學校長(四位)、副校長、工學院院長、所長、系主任等國內材料相關科系教授,和材化產業界董事長、總經理、創投,以及工研院材化所高階主管等近百位菁英齊聚與會。為擘畫往後十年台灣材料技術發展方向,並激盪材料人才的培育重點與作法,展開交流分享,凝聚共識。

工研院材化所所長也是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理事長彭裕民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從材料科技著眼,「料要成材、材化成器、器能成用、用為大用」,人才培育亦然。在這場盛會中,邀請到工研院IEK蘇孟宗主任、矽谷Acorn Pa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鄭志凱、紡織股王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粉末冶金的隱形冠軍保來得公司總經理朱秋龍、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彭宗平發表五場專題演講,同時針對「如何建立材料新世代的跨領域專業能力」議題,就學術型與實用型進行分組討論,並提出培育台灣材料科技人才之具體策略與作法建議。除了上述的教育面,技術發展面也就「如何由未來重大科技產品之應用需求建構出自主材料開發競爭力」及「材料技術開發如何致能於未來重大科技產品應用開發」初步掃描出多項材料之星。會議主席彭裕民總結,在「懷抱未來、深耕基礎、鏈結國際」的思維與作法下,善用新興科技,開啟材料無限可能的熱情,是技術發展與人才培育的關鍵之鑰!

圖一、工研院材化所彭裕民所長
圖一、工研院材化所彭裕民所長認為「料要成材、材化成器、器能成用、用為大用」,正是材料扮演創新源頭的價值

產業分析龍頭與創投鷹眼對材料創新的宏觀剖析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蘇孟宗主任就「未來科技發展趨勢下之潛力材料」進行最新的情報解析。蘇孟宗認為,全球重大趨勢、重要科技與市場需求,將改變、影響並驅動新材料的開發,例如全球人口持續成長、全球氣候變遷、循環經濟等需求,會帶動包括輕量化電動運輸工具與電池材料、延長並確保保存期限的新型包裝材料、可再生塑膠材料成為受重視的開發項目。

股王與隱形冠軍談產業發展策略與人才培育
紡織股王儒鴻企業洪鎮海董事長分析紡織產業未來趨勢,在上游原物料的革命會著重在新型複合材料(如生質原料結合化纖)、環保素材(如生物可分解聚酯纖維)、多重機能材料;中游織布染整的技術發展則會鎖定AI運用與大數據分析,運用在如3D立體與數位化布料設計、降低製程異常率、環保零排放製程等方面;未來成衣的設計、生產都會朝數位轉型,以新技術導入自動化生產。在產業人才需求與培育上,洪董事長提出的策略為:產學研合作專案、理論結合實務、經驗分享、跨領域結合。

圖二、儒鴻企業洪鎮海董事長
圖二、儒鴻企業洪鎮海董事長

粉末冶金的隱形冠軍保來得公司總經理朱秋龍將人力培養視為組織的DNA,人才為組織的創新元素,不管在金錢或時間上都必須投資。保來得一方面透過產學合作,如在大學設立粉末冶金講堂,由公司主管授課,或提供學生實習機會與獎學金、合作研究計畫等方式育才;一方面對於延攬進公司的員工,也透過工作上的磨練,建立員工充滿自信、勇氣與創新的質素。人才安定帶動技術的傳承,是保來得最大的資產,也是保來得企業經營「認勢—順勢—造勢」成功的創新引擎!

圖三、保來得公司朱秋龍總經理
圖三、保來得公司朱秋龍總經理

百年大計掌舵者對台灣下世代競爭力念茲在茲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彭宗平在「培育材料科技人才的趨勢與願景」專題演講中提出,未來的科技產業絕對是智慧的製造與服務的軟硬結合,技術型服務業占比將提高,價值也將提高,材料科技不再是顯性,而是幕後英雄,必須扣緊社會變遷、氣候變遷、科技發展、全球化與兩岸關係的大勢所趨(Mega Trend)。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減少,未來人才要能有兩倍的生產力/競爭力,大學培育人才的模式…...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陳靜芬、曾寶貞/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74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