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竹材產業新契機-竹炭工業研發有成

 

刊登日期:2004/1/5
  • 字級

台灣因山高險峻、水流湍急、土質脆弱、雨量集中,致森林肩負重要之水土保育功能。為厚植森林資源,我國已自民國八十一年公告禁伐天然林,故每年所需使用之木材量99%均仰賴進口;因此若能實施「以竹代木」發展策略,以竹材生長速率快之特性,每四年即可砍伐,合理利用竹材資源,將可取代部份之木材需用量,間接提高我國木竹材自給率。

近二十年來,國內竹材加工產業因生產成本之提高而日漸沒落,竹子之採伐數量也由民國70年的1,000萬支,遽降至今日的100多萬支,以致造成竹林地的荒蕪及失業人口的增加,故適當的再造竹林與伐採經營,促進優良再生資源之有效利用,提高竹材之工業化附加價值,將有助於生態保護與綠色產業並存之效果,進而降低弱勢族群之失業率,達成城鄉發展及均衡之美景。

工研院材料所為改善國內經濟與善盡地球環境保護之責任,協助「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委員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執行此項最具台灣傳統代表性竹產業之轉型與振興計畫,藉由工業化、模組化及賦予高科技化之竹炭生產技術,大幅提昇其加工品質及產品附加價值,以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確保產業之永續發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