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形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處理的一種「曲線圖解析」,開發出可解析新物質的晶體結構的手法。以企業與研究機構廣為使用的測定裝置的實驗數據為基礎,相較於過去,能以短時間及近100%的確率測出晶體結構。 粉末結晶材料的X光散射技術裝置的數據至今須耗費長時間進行解析,研究團隊使用數學理論開發出新軟體,解決特有的問題。過去的軟體須花費1小時左右,新軟體僅須5~10分左右,相較於過去,測出晶體結構的成功率為40~60%,新軟體高達80%,實質上接近100%。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5/20–世界計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是甚麼? 可承受氫氣液化全溫度範圍的磁冷凍材料 4/7–電子顯微鏡首度成像 3/22–發現基本電荷的人 熱門閱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二 磷酸鋰鐵(LiFePO4)4680電池, 昇陽已經準備好了 車用顯示面板發展趨勢 邁向全固態鋰電池:固態電解質之傳輸動力學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