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VR虛擬實境議題的發酵,更高解析度顯示器的需求又再次被提出與重視。本文試著從視覺與光學方面切入,解釋為何VR虛擬實境設備所定義出來的解析度最少需達 2,000ppi以上時,顯示器的顆粒才有機會無法被人眼辨識出來,並進一步解釋說明顯示器解析度追求的極限會落在哪裡。了解顯示器的需求與光學極限後,接著分析現今製程技術所遭遇的瓶頸與可能採用的技術,並進一步列舉出未來可能出現,以取代現今製程方法的候選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如何突破現今製程的框架達到大於2,000 ppi解析度。最後,提出一種具有原創性的技術來實現光學解析度極限的發光元件,希望能拋磚引玉激發出更多的創意。 相關閱讀:VR虛擬實境顯示需求談高解析度AMOLED技術(下)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從溶液製程到光電元件,材料的創新與挑戰 量子點墨水材料技術 《工業材料雜誌》2024年十一月號推出「光電元件材料溶液製程技術」... 新開發實用級氧化物薄膜電晶體技術,可望促進超大型8K OLED電視的開... 兼具高折射率與透明度之可降解光學塑膠 熱門閱讀 三菱瓦斯化學積極展開光電融合材料應用提案 含氟廢水回收再利用模式 加氫站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 玻璃基板上TGV的金屬化製程 全球第一個碳-14鑽石電池問世,可望供電數千年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融貿易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