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日前發表開發了一款可大量產氫的電極材料,主要是利用釤鍶鈷氧化物(Samarium- Strontium Cobaltite;SSC)與導氧離子材料SDC(Samarium-Doped Ceria)的奈米微粒子,以噴霧熱分解法進行複合而成,可應用做為固態氧化物電解電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的陽極材料。由於複合微粒子內已建構出離子傳導路徑,其電解電流密度超越既有的水電解技術,促使氫氣能夠大量合成。 利用新開發電極材料之固態氧化物電解電池,其電解電流密度相較於現有的鹼性水電解法、高分子型電解法、高溫水蒸氣電解法提高了 2~10 倍達 2.3 A/cm2(750℃、電解電壓 1.3V),已超越實用化標準之 2 A/cm2。此外,與鹼性水電解法、高分子型電解法相比,同樣電池反應面積能夠合成2倍以上的氫氣。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3D列印活真菌,Empa開發可生物降解之微生物電池 JFE Steel開發出適用於SOFC之不銹鋼 Fraunhofer-Gesellschaft開發出利用氨生產氫氣之燃料電池 豐田與BMW將擴大燃料電池車領域的合作 氫能燃料電池於高空通訊平台的應用 熱門閱讀 三菱瓦斯化學積極展開光電融合材料應用提案 含氟廢水回收再利用模式 加氫站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 玻璃基板上TGV的金屬化製程 全球第一個碳-14鑽石電池問世,可望供電數千年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