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是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其中 LED照明預期將成為主流,如果 LED照明結合通訊功能,將創造新的殺手級應用。2011年 IEEE 正式成立 802.15.7 標準組織,發展至 2015年,可見光系統開始進入商用化階段。 研究認為,未來照明結合通訊的跨領域創新將是產業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目前國際大廠已選定新興應用,並結合服務提供商、手機終端製造商、晶片業者,透過場域合作有效鏈結產業與研究機構進行水平分工之價值鏈重組,進而促成新興可見光系統應用發展,值得台灣相關產業借鏡。 全球可見光通訊的演進 2003年全球可見光通訊系統由日本開始萌芽,奠定了其可見光通訊室內傳輸研究方向,也成為此領域的先行者。2008年歐盟成立 OMEGA 計畫,開啟歐盟 LED光通訊系統研究基礎。2011 年英國愛丁堡大學 Harald Haas 教授發表一項新可見光通訊技術,其利用改變 LED 光線閃爍頻率進行資料傳輸,並將之命名為 Li-Fi(Light Fidelity)。同年 IEEE 正式成立 802.15.7 Visual Light Communication TaskGroup(TG7),由 Intel、Samsung、ETRI、日本 VLCC 與牛津大學等共同推動國際第一個可見光通訊技術標準組織。 中國大陸也於2010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成立可見光通訊實驗室,並於 2011年投入 1,400萬人民幣研究經費。2013年10月英國 Harald Haas 教授創立的 PureLiFi 公司成功向美國一家醫療機構出售第一套 Li-Fi 系統,此系統價值 5,000歐元,此項交易案被視為可見光通訊技術開始走向商業化的里程碑,如圖一所示。 圖二、可見光通訊系統架構 圖三、VLC應用情境分析 國際大廠發展現況 目前基於 LED可見光通訊技術仍然處於萌芽階段,同時也遭遇許多其他無線通訊技術競爭,但是 LED可見光通訊技術在 LED照明的普及下,能夠達到室內定位、高速無線傳輸等應用且具備低耗能優勢。儘管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但仍舊有許多國際大廠持續投入研究 LED可見光通訊技術應用潛力。本文將針對不同類型的業者,包含:晶片業者、傳統照明業者、消費性電子大廠與新創公司,並對其產業地位與近年發展方向進行分析。 台灣發展現況 國內發展可見光通訊的研究機構主要為工研院,部分國內大學實驗室也有進行相關的研究,其中工研院已開發出 LED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讓每個 LED皆可以不同的 ID 作為區隔,再結合工研院開發之 Dongle 與 Smart Pad,可即時知道個人於室內的所在位置。另一種應用是 Real-Time LED VCL 系統,以 LED 照明端模組為傳輸端模組,搭配以紅外光 IR-LED 為接收端模組,此 VLC 系統的傳輸速率可達下傳 40 Mbps/上傳 20Mbps。工研院正不斷嘗試應用於不同領域,例如:室內多點定位、工控照明、訊息推播、遠端感測應用服務及水下通訊等應用,以創造出更多全新智慧應用。 IEK View 1. 產業需要更多支持度與跨領域合作,並融入手機、穿戴與車聯網生態 許多 LED業者正處於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當然可見光通訊是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應用,但更多 LED業者將注意力集中於增加 LED滲透率、LED光效或促使成本下降等議題上,較缺乏對於光的調變技術、兼容性等議題研究,這需要不同產業的專家共同合作與討論。另一方面,實現可見光通訊產業仍需要有 ……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鍾銘輝 /工研院產經中心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50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NTT以光半導體技術與65家公司合作,充電1次可用一年的手機列入目標 矽光子晶片封裝用之載板技術 2019 OFC:高速光通訊技術觀察 改變偏光方向用薄膜,厚度大幅減至1/40 3次元光配線之製作新技術 熱門閱讀 5G用絕緣增層材料發展趨勢 聚醯亞胺(PI)樹脂的發展 奈米孔洞材料於生物抗腐蝕之應用 運用科技生產肉品,替代肉掀起未來飲食新趨勢 金屬表面前處理化學品市場與技術發展現況(上) 相關廠商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昂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全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融貿易有限公司 台灣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工研院材化所 材料世界網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