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僅需混合三種原料,即可發出多種螢光色彩的發光材料,且適用於照明及OLED。 在含有氮、氟的兩種有機化合物粉末中混合液狀的苯、甲苯等,即可在室溫中加工,並可藉由改變加入的液體種類,可改變結晶構造、發光色彩,且吸收紫外線轉換成可視光的效率與現有的發光材料相同。此外,新發光材料也可當作氣體感測器使用,當空氣中有苯、甲苯時,可以發出特定的顏色。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2022年耐熱、透明光學聚合物全球市場將擴大至6 .6兆日圓 縮短蒸鍍時間可提升OLED元件的耐久性 軟性OLED發展現況 量子點粒子材料合成與應用介紹 簡介膠態II-VI族厚殼量子點及其在電致發光上之應用 熱門閱讀 AI在化學反應優化的應用 AI在化工製程節能應用 AI於MBR系統中之品質控制與能源優化應用:以膜絲瑕疵檢測與廢水曝氣... 國際固態電路大會 ISSCC 2025: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記憶體運算技術探討(... 《工業材料》雜誌2025年6月號推出「化工製程的節能與智慧化應用技術...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