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衝式熱管之結構與性能特性探討

 

刊登日期:2012/3/30
  • 字級

考量低成本且滿足多熱源面型散熱需求等因素,脈衝式熱管(Pulsating Heat Pipe; PHP)或稱為震盪式熱管(Oscillating Heat Pipe; OHP)是可能較傳統熱管或平板型熱管更適合做為LED 產品之熱傳元件。因為脈衝式熱管乃是由複數個空心U 型管串接而成,可同時涵蓋多個熱源進行類似平面之熱傳作用;由於管內為光滑管,並不具有毛細結構,因此容易製作且大幅降低成本。
 
脈衝式熱管是由Akachi於1990 年所提出,整體管路是由毛細管所構成,藉由毛細作用力將液態與汽態工作流體隨機分布在管路中。主要利用低壓工作流體沸點低,容易受熱蒸發的物理機制,藉由受熱蒸發之高蒸汽壓力來推動液態工作流體流動,再進行熱傳之過程。脈衝式熱管傳熱過程同時包含顯熱與潛熱兩種熱傳機制的作用,而傳統熱管則僅利用潛熱之機制來進行熱量傳遞,這兩種熱管之熱傳機制是不相同的。
 

圖一、脈衝式熱管之迴路種類
 

 
實驗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為評估平板型脈衝式熱管在不同測試條件下之性能差異,因此進行性能測試時,先量測包含蒸發端在內之各點穩態溫度後,再計算熱阻值進行性能比較。實驗達穩態的定義:5 分鐘內所量測得蒸發端溫度變化在±0.2°C 之內,此時所量到的溫度即為穩態之結果。在實驗進行中發現,在高溫環境下,壓克力板會產生些微軟化甚至變形的情形,導致熱管喪失真空度及流道內工作流體產生溢流等狀況。為避免影響熱管性能表現,因此設定當蒸發端溫度超過100°C 即終止實驗,此時熱管可能尚未達到最大熱傳量性能極限。
 
圖七與圖八分別為填充率70% 之均勻與非均勻流道熱管之熱阻、加熱瓦數與傾斜角度之實驗結果。對上述兩種熱管而言,熱阻均隨著加熱功率的增加而降低,這是因為越高的加熱量將提供更大驅動蒸汽壓力差,使得管內工作流體的循環流動增加所致。另外,在傾斜角度越大之條件下,因重力效應增大之關係,液態工作流體的回流能力增加,也使得熱阻降低。對於非均勻流道之熱管而言,其熱阻變化趨勢與均勻流道熱管類似,但其重力之影響較小,所以熱阻值隨角度變化之差異不大。
 

圖八、非均勻流道熱管填充率70%
之各角度實驗結果
 
圖十一為非均勻流道熱管在水平角度操作的實驗結果。由結果發現,當增加填充率及加熱瓦數,熱管熱阻會逐漸下降。在低填充率40% 時,熱管無法成功運作,這是因為低填充率時,有更多蒸汽體積吸收了較多的驅動壓力差所致。但在60% 與70% 的高填充率條件下,不論加熱功率的大小,熱管都可在水平狀態下順利運作,此時非均勻流道所形成的毛細壓力差,已經可以克服摩擦與蒸汽可壓縮性等壓損來推動工作流體,解決傳統脈衝式熱管無法水平運作的困境……以上內容為重點摘錄,如欲詳全文請見原文
 
作者:簡國祥、楊愷祥 / 工研院綠能所,陳奕融、林育才 / 元智大學,王啟川 / 國立交通大學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03期」,更多資料請見: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101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