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清製集團開發出奈米級二氧化鈦的微細粒子之新素材量產技術。相較於一般的二氧化鈦,與氧氣的結合數量不多,具有極高的導電性。可望運用至燃料電池的電極觸媒等各種用途上。 新開發的素材將直徑 10~50nm 的鈦加工成微細粒子「二氧化鈦」,成功減少結合的氧氣原子數量。二氧化鈦雖為氧化物,但由於電力容易傳導,以新素材備受矚目。透過量產技術的確立,可利用其特徵,推動至工業領域。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從 IUMRS-ICEM 2012看能源與電子材料發展近況(上) 利用氣體噴霧法從非晶質合金製出奈米電線 燃料電池電池用多孔性配向奈米結晶薄膜 大量合成無機奈米粒子應用於燃料電池 NanoAlloy Technology利用單層石墨烯奈米多孔材料,開發出高性能燃料... 熱門閱讀 「10分鐘內」超急速充電技術進展有成,全固態電池最受青睞 AI在化學反應優化的應用 AI在化工製程節能應用 AI於MBR系統中之品質控制與能源優化應用:以膜絲瑕疵檢測與廢水曝氣... 國際固態電路大會 ISSCC 2025: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記憶體運算技術探討(...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