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人工光源於印度棗夜間光照之應用

 

刊登日期:2020/10/5
  • 字級

黃佳霖、陳肇斌、簡得育/工研院中分院;郭展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
 
印度棗為台灣高雄與屏東地區的特產水果,過去農業單位研究印度棗夜間光照多是利用螺旋燈泡或日光燈照射,結果顯示具有提早開花、促進著果與提早產期的效果。目前高屏地區農民大多使用螺旋燈泡進行印度棗夜間光照,但螺旋燈泡的光質並非為印度棗所需,因植物對於紅、藍光質的吸收與生長較為顯著,因此對人工光源更進一步精進開發為重要議題。
 
本文比較印度棗使用LED光源與傳統螺旋燈泡之夜間電照的生長差異,並發展適用印度棗生長條件的LED光源模組,用來影響印度棗之開花及產期,降低現有印度棗使用螺旋燈泡補光耗能的問題。LED光源模組可依設計調整不同光質的發光條件,並透過機構設計防水功能,相較螺旋燈泡更適合戶外露天環境,提升農民使用時的便利性。另外透過光學模擬軟體,分析果園植株數量與LED光源模組的設置位置,使印度棗植株能更均勻吸收光能量,進而提升開花率與結果率,有助提升果實品質與降低夜間光照的電費。
 
【內文精選】
前 言
本文介紹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模組(Module)透過最適化的光學模擬設計應用於高值化作物的研究,開發適用於印度棗的LED光源模組,創造具有節能與提升作物生長品質的功效。此次研究作物為印度棗(Indian Jujube),原產地為印度,屬於熱帶果樹。根據農委會107年度統計資料,全台灣種植印度棗的面積約1,900公頃,產地主要集中於台南、高雄與屏東縣市(占90%)。近年來由於印度棗品種更新迅速,果實品質大幅提高,市場需求量大,且印度棗屬地域性果品,產銷較不受進口果品之競爭,為台灣重要之農特產品之一。印度棗產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3月間,因產期過於集中且出貨量大,往往造成印度棗售價下跌,進而影響農民之收益,若能透過適度調整產期,即能提升銷售價格與農民收益。
 
人工光源對植物光合作用之影響
光合作用對於綠色植物作用機制是由根部吸收水分並輸送至葉片,由葉片的氣孔吸入二氧化碳氣體,最後透過葉綠素運用光能量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氫轉化成養分。如圖一所示,植物光合作用之關鍵因子就是體內的葉綠素a (Chlorophyll a)、葉綠素b (Chlorophyll b)及胡蘿蔔素(β-Carotene),其吸收的光源波長範圍在藍光(400~500nm)與紅光(600~680nm)。目前農民夜間光照使用之螺旋燈泡與高壓鈉燈的光譜如圖二所示,螺旋燈泡主要波長範圍在藍光(440nm)、綠光(550nm)與紅光(620nm),高壓鈉燈主要波長範圍則是在黃光(580~620nm),這兩種燈泡的光譜主要是使用於人類照明(如室內照明或路燈)。相較上述植物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譜,螺旋燈泡與高壓鈉燈有許多光波能量無法運用在植物光合作用,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損耗。
 
圖一、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譜
圖一、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譜
 
印度棗光照栽培之LED光源模組應用開發
現行印度棗栽培多利用網室設施栽培,以降低果蠅或外來病蟲害的影響。為了安裝及施工的便利性,螺旋燈泡多採吊掛於現有網室設施(鋼索)的方式固定(如圖三),由於螺旋燈泡發光角度約300˚,為全週光型發光(如圖四),位於螺旋燈泡正下方的印度棗植株僅能接收約60%的光能量,加上螺旋燈泡光譜並非全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因此整體的光源利用率較低,造成印度棗夜間光照的能源浪費。
 
台灣為高溫多雨的氣候環境,戶外使用之LED光源模組需具備良好的耐候性與散熱效能,同時又要保有發光效率,因此採用高透光防水蓋搭配防水橡膠環,讓雨水或濕氣不易進入LED光源模組內部,如圖六所示。透過良好的防水機構設計,增加燈具的耐候性與使用壽命,藉以降低農民的購置攤提成本並提高…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六、本研究開發之LED光源模組的外觀及防水機構設計
圖六、本研究開發之LED光源模組的外觀及防水機構設計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06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