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蛋白質製作螢光物質,可望應用於OLED、太陽電池材料開發

 

刊登日期:2018/7/18
  • 字級

日本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可應用於OLED或太陽電池中螢光物質材料之製作技術。研究團隊注意到在宮城縣外海發現的假單孢菌類(Pseudomonas)微生物可以代謝木質素(Lignin)的分解物,而代謝物「3-MGA」芳香族化合物與利用酵素將牛奶、豆腐中所含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胜肽(Peptide)混合之後,即可製作出螢光物質「NAPSFA」。

雖然目前已有螢光素(Fluorescein)等廣泛應用於標記癌細胞用途上,但這些有機螢光物質不耐酸鹼。而新開發的螢光物質適用於pH 2~13之間,在各種環境下都能發光顯影,且可耐95℃高溫,可望應用於在OLED零組件之高分子發光材料,亦或是吸收光線之太陽電池材料的開發。利用與市售光源相同之365nm光源照射之後,會從波長400~540nm的藍色顯示出綠色螢光。今後研究團隊也將對分子構造與螢光強度進行改善,並計畫在5年後達到實用化之目標。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材料世界網編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