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鎔榆/工研院材化所
甫於3月初在德國慕尼黑國際會議中心閉幕的 2015年 Large-area, Organic & Printed Electronics Convention(LOPE-C)共有 2,300名業內人士與會,199篇相關論文發表,不論是與會人數或論文發表數都較往年成長,顯見軟性捲對捲製程、塗佈製程的需求與能見度越來越高。其中,英國、德國、荷蘭和法國的研發相對積極,美國、日本、韓國也很突出。台灣方面,有工研院顯示中心與紡織研究所進行口頭發表;材化所有噴墨技術論文以Poster發表。以下將分別就研討會與展覽進行 OLED相關內容重點介紹與心得分享。
1. 車用曲面觸控應用(Continental Automotive)
德國 Continental 公司在會中發表了未來車內顯示的發展趨勢。一般而言,汽車內部的顯示器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 Instrument Clusters (儀表板)、Center Display (中央顯示器,導航、音樂等資訊)、Head-Up Display(抬頭顯示器,擋風玻璃上或附近)和 Integrated Centerstacks( 集成中控台,冷氣音響控制按鈕等)。車用螢幕應用位置與現有顯示技術比較如圖一所示。

圖一、車用螢幕應用位置與現有顯示技術比較
其中,儀表板與中央顯示器都朝向大尺寸、高解析度、廣視角及高對比的全彩螢幕發展。另外,中央顯示器還需具備如同智慧型手機般的人機介面( 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 )、多點觸控( Multi-touch )、接近感應器( Proximity Sensing )以及手勢辨識( Gesture recognition )等功能。在設計上,未來也將趨於彎曲(Curved)表面。
由以上的技術需求不難看出,在目前眾多顯示技術中,以 OLED最為適合(圖二)。以對比和視角為例,OLED 螢幕擁有比 LCD 更佳的效果。在彎曲的顯示表面方面,傳統的 LCD平面顯示器只能藉由貼合一層厚薄不均的彎曲上蓋玻璃( Cover Lens )來達成。而 OLED 顯示器的可撓曲特性可使上蓋玻璃的厚度均一,提供更佳的觸控表現。不過,OLED 雖然擁有諸多優點,但未來還是需要通過各項車用以及耐溫的測試,Continental 公司已經使用軟性 OLED 製作車用彎曲型顯示器做為展示,講者認為,在未來十年內,OLED導入車用顯示器的能見度將逐步成長。

圖二、OLED特別適用於車用曲面顯示
2. 磷光材料用於 OLED照明的現況與機會(UDC)
OLED 材料大廠 UDC開始將重心擺在推廣 OLED照明。目前由 LG Chem 所生產、Acuity Brands 公司所設計的 OLED 照明燈具已經在美國的家飾建材零售商 The Home Depot (家得寶)上販售,價位從 199美金(約六千台幣)起跳(圖三)。目前的一般照明面板規格,大約是 80 lm/W,LT 70@3000 nits為 3~4萬小時。比起一般 LED 燈具,其技術規格已經是毫不遜色了,唯一的問題只是價格較為昂貴。
美國能源部(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對於未來 OLED 照明的 Roadmap 目標是:希望面板效率能提昇到 190 lm/W,燈具效率可以達到162 lm/W,而成本則希望可以快速下降,到 2025 年降到 100 USD/m2 (10cm見方的照明面板約 30元台幣,目前大約是 1,000~3,000元台幣),如圖四。
另外,UDC也提出未來照明應用時的可行性,亦即不需要將室內的每一處都給予均一的亮度,而是在 ----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 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