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健‧築 DIY

 

刊登日期:2011/12/30
  • 字級

正當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全球暖化與能源供應危機,引起全人類對地球永續發展疑慮之際,無論在政策面、經濟面、產業面、文化面,甚至是建築界都開始重視此議題。台灣綠色能源科技更於2000年繼半導體產業之後,成為被重視發展的新興產業。而如何將綠色能源科技應用於民生用途且變成全民運動,已成為世界各國相繼訂定的國家經濟政策發展方針。以人類生活為導向的建築,是首當其衝的目標改善族群。
 
台灣綠建築推動不易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為鼓勵興建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之綠建築,建立舒適、健康、環保之居住環境,發展「舒適性」、「自然調和健康」、「環保」三大設計理念,特委請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於1999年9月1日正式公告受理「綠建築標章」申請,標章之核給須進行綠建築七大指標評估系統之評估,包括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水資源指標、日常節能指標、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污水垃圾改善指標,經綠建築標章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始可發給標章,評定為綠建築。
 

圖三、建築環境評估流程(
成大建研所永續健康建築研究室建立一套完整之評估流程應用於環境尺度及建築物中,並達到健康建築評估之改善目的)
 
人人都是建築設計師
諺語:久病成良醫。自己的環境,在生活經驗的累積下,往往可以找到一條出路。每個人只要利用一些生活巧思、運用一些周邊素材、活動一下筋骨,依據自己最熟悉的居住環境,進行音、光、熱、氣、水分析,並加以洞察聲色,調和生活習性,便可以對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我就是一台環境感知器
人本來就是感知性的動物,面對成長三要素(陽光、空氣、水)對於周遭環境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亦能進行自我適應能力調適,並創造改善一個符合自己的生活。面對台灣高溫多濕的環境,每個人都可以憑藉著與生俱來的「五感六識」進行每天24小時的自我環境監控,並在必要時提出適時的微調整與警訊。DIY便是因個別的案例需求,利用自我感官意識的感受,進行專屬的生活評估並著手居家設計改善。
 
捕“光”捉“影”
位於亞熱帶氣候的台灣,炙熱的陽光往往令人又愛又恨,也是最不舒適的來源。如何有效利用直射陽光,並控制光線路徑,便是建築設計與採光規劃的考驗。「導光板」的運用便是利用其受光面阻擋陽光的直射,並製造陰影,同時將陽光反射於室內天花板,再藉由漫射光導入屋內深處,並與室內牆面建材產生多次的折射與反射動作,在室內產生光暈的律動,點亮生活。然而隨著綠能技術的推動,建築一體型太陽光電(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BIPV)以更積極的手法植入建築設計,除了利用太陽電池直接將光轉換成可用電力,更能配合建築設計者的自然採光需求。
 

圖九、我的房子會呼吸(
樓梯的設計不只是給人使用,亦可以結合整體居家的自然通風設計,使其成為「風道」。在熱對流所產生的冷熱交換作用的同時,亦達到與外氣進行吐納的功能)
 
這樣的生活,你安心嗎?
居住都會區的外在環境,因都市熱島效應的關係,每個人都以眼不見為淨的心態,營造封閉的居住環境,氣密門窗的過度使用,易導致房子生病,進而影響健康。此話雖然有些聳動,但2010年7月1日新完工的日本「議員會館」即傳出有議員發生「SICK HOUSE症候群」的新聞……以上內容為重點摘錄,如欲詳全文請見原文
 
作者:陳烜睿 / 工研院綠能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00期」,更多資料請見: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979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