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器的市場現況

 

刊登日期:2011/12/12
  • 字級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預測,OLED顯示技術未來將在顯示器和照明兩大應用市場快速發展,且前景光明。根據機構統計2010年全球所有類型與技術的OLED產業之產值達到10億美元,相較於2009年成長了20%。未來隨著OLED在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甚至照明領域的發展,將使OLED的需求拓展開來,當然也會有更多廠商在OLED製造技術上獲得精進。DisplaySearch預估2017年OLED產業之產值將可達800億美元。以下將針對OLED顯示器,說明其今後的可能發展動向。
 
一、OLED顯示器的特性
OLED顯示器的切面結構如圖一所示,採用將發光層包夾在玻璃基板與ITO層之間的三明治結構,為一固體自發光元件,相較於傳統的液晶顯示器,結構相當簡單。元件的固體化進展,具有提高產品信賴性,以及降低生產成本等優勢。從顯示器的演進歷史來看,由原本厚重的映像管顯示器,進化至薄型的液晶面板及PDP的世代,對於電視的大型化帶來很大的貢獻,不過於固體化的進展,卻尚未展開。OLED在結構上被認為是發展顯示器固體化最有力的技術,不過相較於現行廣泛使用的元件,OLED顯示器有何優越之處?仍必須從整體的優點來評估。
 

圖一、(
a)液晶顯示器結構;(bOLED顯示器之固體結構
 
OLED顯示器大致可區分為「被動型(Passive)」以及「主動型(Active)」兩大類。被動型OLED顯示器主要採用透過導電膜由畫素發光的簡單結構,不過最大尺寸僅侷限於數吋的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手機的Sub Display,以及MP3顯示等用途,最近有業者展開於車用顯示器的應用。至於主動型OLED顯示器方面,採用透過TFT來進行控制發光的方式,沒有畫面尺寸的限制,並且可全彩(Full Color)顯示,可含括目前所有液晶顯示器的應用領域。
 
將主動型OLED的各項材料及製造技術加以細分:(1)於發光材料方面可分成高分子、低分子、螢光體、燐光體等;(2)於發光層的成型方式,可分為蒸鍍式、印刷方式;(3)於基板方面,可分成a-TFT以及LTPS;(4)於光取出結構方面,可分成頂部發光(Top Emission)以及底部發光(Bottom Emission);(5)於畫素(Pixel)結構方面,可分成RGB分開塗佈,以及於白色上的RGB Filter等,存在多種的組合方式,但目前尚未研發出最佳的組合方式。
 
雖說如此,不過現在已進入量產的小型OLED顯示器,採用低分子材料、蒸鍍方式、RGB分開塗佈、LTPS基板等條件,並且目前已達到產品化的階段。但是,電視用途的大型液晶顯示器,其技術及產品品質的進展相當快,OLED顯示器於成本及性能方面若欲超越,門檻相當高。也就是說,OLED雖然挾著自體發光以及固體化的優勢,不過OLED顯示器未來是否能夠普及,仍取決於成本、量產技術以及性能上的問題能否解決,若要作為電視用途,則在研發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完整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材網編輯室/工研院材化所
★完整檔案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