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歐盟RoHS指令,電機電子類產品於2006 年7 月1 日起,應禁/ 限用六價鉻有毒物質,這對現有使用六價鉻物質的表面處理製程,產生極大的影響,目前大多以三價鉻處理液作為優先的替代方法,但最終仍需走向非鉻的製程,才是徹底的解決之道。本文將簡單描述現階段六價鉻的使用製程及其相關的可能替代技術,包括三價鉻、合金電鍍、化學鍍及複合鍍等製程。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World Smart Energy Week 2016東京現場直擊系列報導一 功能化木質素技術及其於PCB之應用 台灣經濟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命脈-綠能節能 電子構裝用綠色無鹵素材料技術發展之挑戰 環保型難燃劑 (Flame Retardant)-在PCB產業應用之技術發展藍圖 熱門閱讀 台灣高階PCB技術發展趨勢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二 磷酸鋰鐵(LiFePO4)4680電池, 昇陽已經準備好了 車用顯示面板發展趨勢 相關廠商 2022 Touch Taiwan 系列展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捷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全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工研院材化所 材料世界網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融貿易有限公司 台灣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