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T開發出利用下水道污泥製造耐燃劑之技術,可望降低黃磷進口依賴性

 

刊登日期:2025/5/13
  • 字級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開發了一項利用下水道污泥製造耐燃劑之技術,這項技術使用了從污泥焚燒灰燼回收而來的磷與矽化合物,經過反應後,成功得到可作為耐燃劑的磷化成品。

磷是肥料的三大要素之一,亦可作為塑膠、橡膠的耐燃劑用途。以磷為原料經過化學合成的工業產品稱為磷化成品,而日本國內幾乎沒有磷礦,都是從國外進口黃磷再製造成磷化成品。此外,人類尿液中也含有磷,以磷酸的形態流入下水道污泥。然而磷酸的穩定性高,雖可做成肥料,但難以轉換成耐燃劑等磷化成品。

AIST研究團隊嘗試以磷酸取代黃磷,因此須將磷酸進行直接酯化。經實驗證實,與矽化合物Tetra-alkoxysilane(TROS)一同在極性醯胺溶媒中進行反應,可成功合成出磷酸三丁酯(TBP),且實際使用下水道污泥進行實驗亦取得相同結果。

雖然將磷酸直接酯化的手法並非新嘗試,但成功獲得近似最終產品磷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則是一項突破。近來亦有其他從下水道回收磷等資源的研究,但大多僅限於肥料用途。此次開發的新技術可獲得高附加價值的磷化成品,將能促進未利用資源的有效活用,並有助於經濟安全保障。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63368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