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相反應在微流道反應系統中的應用

 

刊登日期:2025/3/5
  • 字級

楊慕震 / 工研院材化所
 
微流道反應系統憑藉其精確的流體控制、高效的熱/質傳遞及小型化等獨特優勢,在化學合成、生物醫藥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非均相反應因其反應物相態的差異,通常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效率。若將二者結合,能進一步提升反應效率,實現精細化的反應控制。本文深入探討非均相反應在微流道反應系統中的應用,涵蓋不同類型的非均相反應、微流道反應器的設計與優化,以及該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案例及未來研究方向,並介紹了工業技術研究院在此領域的技術成果,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全面的參考。
 
【內文精選】
非均相反應的類型及其在微流道反應系統中的應用
1. 液–液反應
液–液反應為兩種不相溶的液體反應物在微流道中混合反應,微流道可以透過微混合器等裝置,實現高效的液–液混合,提高反應效率。傳統的液–液反應中,由於兩液相的不相溶性,混合效果往往不理想,限制了反應的進行。微流道反應系統通過特殊設計的微混合器,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兩種液體的高度分散和均勻混合。
 
微混合器的設計是液–液反應在微流道中高效進行的關鍵。常見的微混合器有T型混合器、Y型混合器、交錯指狀混合器等(圖二)。這些微混合器藉由不同的結構設計,實現了液體在微尺度下的快速混合。T型混合器利用兩股液體的對撞實現混合,結構簡單但混合效果較好;交錯指狀混合器則透過多個微小通道的交錯排列,增加了液體的接觸面積和混合時間,提高了混合效率。研究表明,使用微混合器後,液–液反應的混合時間可縮短至毫秒級,相比傳統攪拌式混合方式,效率提升數倍甚至數十倍。
 
圖二、微流道基礎構型
圖二、微流道基礎構型
 
2. 三相反應
此為固體催化劑、液體反應物和氣體反應物在微流道中同時存在,進行三相催化反應。這種類型的反應在傳統反應器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氣–液–固三相的充分接觸困難、傳質阻力大等問題,導致反應效率較低。而微流道反應系統憑藉其獨特的結構和優異的傳質/傳熱性能,為三相反應提供了更有利的反應環境。
 
工研院微反應器技術成果
3. 高效能自動化微反應器系統的開發
為了進一步提升微反應器在工業生產中的實用性和效能,工研院設計了先進型微反應器系統。該系統創新性地結合了流體對撞與噴射原理,通過獨特的結構設計,使流體在微反應器內以高速對撞和噴射的方式進行混合,有效提高了混合效率。與傳統對撞型微反應器相比,其混合效率提升了3至8倍,為化學反應提供了更加均勻的反應物分布環境(圖五)---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五、工研院專利微流道技術混合效率
圖五、工研院專利微流道技術混合效率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59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