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櫻 編譯
培養肉、植物肉等「替代性蛋白質(Alternative Protein)」的開發可望取代肉類、魚類,而日本企業在此領域的存在感亦愈發強烈。根據調查指出,日本在相關專利的價值排行方面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且在企業、團體類別的排行中,亦有中小企業躋身世界前茅。由於全球人口增加、經濟成長等因素,預期2050年替代肉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38兆日圓,日本亦將可望引領產業趨勢。
替代性蛋白質是替代家畜由來食物的蛋白質來源,主要分為大豆等植物由來、細胞培養、藻類或酵母等微生物來源以及以昆蟲為原料等4大類。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與專利調查分析公司Patent Result合作,對於各企業、研究機構提出可用於替代性蛋白質產品開發的專利進行調查,並就專利價值進行評分。以國別而言,美國居首位(4,340分),其次是日本(2,570分),瑞士(1,740分)、中國(1,651分)等緊隨其後。
另依企業、機構劃分,共有不二製油、天野酵素(Amano Enzyme)及日清食品Holdings等3家日本公司進入前20名。其中,生產醫藥品用酵素的天野酵素在企業、機構類別中的專利得分排名第6。目前天野酵素已提出可使用於咖啡飲料等產品之植物性蛋白質的專利申請。蛋白質經過酵素處理,使其更容易與水混合以取代牛奶,可望因應基於宗教信仰而不食用動物性蛋白質的素食、蔬食主義者的需求。應用此項技術的食品亦已在海外銷售……
日本在培養肉的擅長領域之一為製造過程最後的立體成型(3次元組織建構)階段。日清食品與東京大學在2019年即利用獨家開發的食用血清與食用血漿凝膠製造出牛肉肌肉細胞,並製作骰子牛排狀的大型立體肌肉組織(1.0 × 0.8 × 0.7 cm),且於2022年3月進行了日本研究機構首次的培養肉實際試吃。另已計畫在2025年內製作出……
表二、企業、機構類別之替代性蛋白質專利排名
在世界人口增加與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的背景之下,替代性蛋白質市場呈現急速成長。根據三菱綜合研究所(MRI)預測,由於新興國家的所得水準提升等因素,2050年食用肉市場大幅成長,可望達到243.5兆日圓規模。另一方面,大豆肉等「植物性肉」、「細胞培養肉」等替代肉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12兆日圓擴大至2050年的138兆日元,成長超過11倍。此項估算金額的計算方式,係將食用肉市場規模……
制定標準以確保安全性
雖然替代性蛋白質的開發漸趨活潑化,但在普及發展方面仍有諸多課題待解決。三菱綜合研究所指出,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必須考慮社會接受度,並積極消除人們對新技術應用於食品攝取體內的安全性擔憂,例如對於可讓植物肉味道、質地更接近肉類之添加劑的使用或標示,或是可確保培養肉製造過程、品質管理之安全性等相關規則、規格的制定將有其必要 ---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