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T開發出土壤中奈米塑膠濃度量測技術

 

刊登日期:2024/10/10
  • 字級

為了測量土壤中的微細塑膠,可利用比重差異將塑膠與土壤粒子分離,並透過濾材予以回收。但由於設備與濾材的限制,無法應用於小於1奈米的物質,意即不適用於奈米塑膠。有鑑於此,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開發了一項基於吸光度測量土壤中奈米塑膠的技術。

AIST將重點放在物體對特定波長的光有不同吸收值的特性,利用奈米塑膠與土壤粒子「吸收光譜」的差異,無須將奈米塑膠與土壤有機質或土壤粒子分離,利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即可實現既有方法難以達到之土壤樣本中的奈米塑膠濃度計算。AIST將聚苯乙烯粒子(203 nm)與不同成分的土壤樣本混合,製作出懸浮液(聚苯乙烯濃度5 mg/L),並確認可透過結合220~260 nm與280~340 nm波長的兩個吸光度計算出懸浮液中奈米塑膠的濃度。

此外,AIST利用不同奈米塑膠含量的乾燥土壤樣品製作出土壤懸浮液以測量奈米塑膠濃度,並建立了土壤懸浮液中奈米塑膠濃度與乾燥土壤中奈米塑膠濃度之間的校準曲線,藉此可知可以準確測量土壤中奈米塑膠的原始濃度。今後利用新開發的技術,將可望量化環境土壤中的聚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奈米塑膠,並掌握奈米塑膠在地圈環境中的分佈與移動。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5174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