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JIRCAS)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SM)解明了澱粉在老油棕樹中蓄積的機制,並發現每單位乾燥重量的澱粉含量平均為46%。由於農園內的老油棕樹棄置無管理,成為病蟲害滋生的溫床,以致環境惡化。另一方面,老油棕樹具有做為生質乙醇、生質塑膠原料的潛力,而此項研究成果將可望有助於發展具經濟性之資源循環型農業。
研究團隊利用轉錄體分析(Transcriptome Analysis)對於棕櫚樹幹中澱粉含量變化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發現棕櫚樹幹中在病害感染時出現之病程相關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的過度產生抑制了澱粉的合成或蓄積。此外,當棕櫚樹的生長狀態或種植環境惡化時,促使老棕櫚樹的植物免疫系統活性化,澱粉蓄積亦受到抑制。
透過此項研究成果,確認了農園環境惡化將影響老棕櫚樹的澱粉含量,藉此可望有助於促進澱粉蓄積之栽培管理技術的開發,且進一步有效率地回收老棕櫚樹,將老樹中的澱粉利用做為高附加價值製品的原料。過往被視為廢棄物的老棕櫚樹將能成為有用的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改善農場的健康狀態。而此循環型方法亦將能促進永續棕櫚油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