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氟化物製造企業所組成的日本氟化物產品協議會(FCJ)近期展開了有機氟化合物(PFAS)之再資源化行動。FCJ表示:「僅仰賴原料製造商是無法實現氟化合物使用後的回收,因此期待能夠與各行各業團體一同合作」。而FCJ也考慮在進一步改進回收技術的同時,一併推動再資源化。
PFAS在碳原子與氟原子之間擁有非常強的鍵合性,並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耐候性、耐化學性、撥水撥油性、潤滑性、電絕緣性等性能,因此廣泛應用於半導體、電子電器、通訊、醫療、能源、運輸、建築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等用途,在各產業領域為不可或缺之材料。
由於上述特性,PFAS被認為是具有高度耐久性且穩定的化學物質,且同時被視為是難以回收的材料,但目前已開發出各種回收方法並達到實用化。此次FCJ提出了三種回收路徑,包含材料回收(MR)、轉換為原料單體的化學回收(CR)及轉換為螢石之事例。MR包含了空調機使用之冷媒氣體的回收、再生。自廢棄空調機中回收冷媒氣體並去除雜質後,導入於新的空調機中使用。
而在氟樹脂的MR方面,FCJ會員企業大金工業將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烷烴聚合物(PFA)、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加工成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與邊角料予以回收,並於自有設備進行清洗、粉碎、混合及再造粒處理後,進行再生產品的販售。
同為FCJ會員企業的AGC則是成功實現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薄膜的再利用、再生,除了利用製造過程中的邊角料做為原料之外,另從客戶端收集使用過的氟薄膜產品,經過清洗、粉碎後予以再資源化,再生為防水膜等成型品。
在CR之做為轉換的原料單體方面,將PTFE在高溫下進行處理,可轉換為原料的四氟乙烯,且利用此原料可再度製造與原材料相當的PTFE。另可轉換為基礎原料—螢石,例如多種冷媒混合而難以進行MR處理時,透過高溫處理,可以將其回收為螢石,再次做為原料使用。
FCJ表示:「PFAS再資源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提高其回收率。」雖然已建立相關技術且氟氣體的再生與再利用不斷推進,但回收率仍然很低。因此技術進步的同時亦須進一步提高回收率,且在不破壞的情況下使其完整再生。
此外,FCJ也計畫透過汽車回收法、家電回收法等途徑收集氟樹脂,並將收集的樹脂予以再生(用於相同用途)或是回收再製(用於性能較低的其他用途),期促進PFAS的再資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