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塑膠化學回收市場發展現況與挑戰

 

刊登日期:2024/6/5
  • 字級

張志強 /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廢塑膠化學回收可處理機械回收無法處理的廢塑膠,產製出再生單體或化學品,近幾年在石化大廠帶頭下吸引許多投資與建廠。疫後時代國際經濟活動陸續恢復,化學回收市場與建廠也開始面臨技術、政策、成本資金等多重因素的挑戰,出現供需失衡、環保抗爭,甚至取消投資的狀況。作為一種先進的回收技術,無論是裂解或解聚,相對於機械回收的成熟度,仍需要政策、價值鏈利害關係者的支持與投入,以及更多的社會溝通,才能建構完整的循環體系,讓更多的廢塑膠進入封閉循環。在國際減塑、淨零趨勢下,廢塑膠的循環再利用扮演關鍵的角色。透過聯合循環鏈上的利害關係者,建構循環體系,共同提出減塑、減碳方案,並分配共享利益成果,才能吸引更多利害關係者參與投入。
 
【內文精選】
新近市場發展現況
1. 2024年國際投資開發動態
(3) Itero荷蘭化學回收廠進度延遲,但獲得歐盟JTF基金計畫500萬歐元投資
Itero於2022年宣布將於荷蘭Chemelot循環中心 (圖二(a))建造混合廢塑膠化學回收廠 (圖二(b)),處理量2.7萬噸,原預計2024年投產,目前預計將延遲到2026年初投產。該示範廠先前吸引了荷蘭企業機構Rijksdienst voor Ondernemend Nederland (RVO)挹注資金24萬歐元,以及InfinityRecycling循環塑膠基金600萬歐元投資,2024年2月新增來自歐盟JTF基金計畫500萬歐元投資。Itero建廠進度延遲的主要因素包括:取得當地許可證困難、缺少零組件,以及因宏觀經濟形勢看跌而延長的融資調查。目前全球石化產業仍壟罩在需求低迷、地緣政治影響油價、中國產能過剩外溢,以及減塑減碳轉型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整體產業處於谷底,預期新建的化學回收廠延遲情況將持續發生。
 
圖二 (a)荷蘭Chemelot循環中心;(b) Itero擬建立的廢塑膠裂解示範廠工程圖
圖二 (a)荷蘭Chemelot循環中心;(b) Itero擬建立的廢塑膠裂解示範廠工程圖
 
2. 歐洲裂解油品市場變化
(1) 全球商品情報公司ICIS推出歐洲裂解油定價指數
2023年10月,ICIS公司宣布推出裂解油定價指數,以協助商業客戶對化學回收產品定價日益增長的需求。該指數已納入ICIS混合塑膠廢棄物和裂解油報告中,該報告分析項目包括裂解油的主要原料—混合聚烯烴捆磚和高塑膠含量垃圾衍生燃料捆磚,可直接比較化學回收和機械回收價格及動態。
 
ICIS將所觀測的裂解油分為三類:
① 石腦油替代用裂解油(Naphtha Substitute Pyrolysis Oil):以廢塑膠為原料之裂解油,經提煉後可替代20%石腦油,終沸點達400˚C以上。
②未經提煉之裂解油(Non-upgraded Pyrolysis Oil):以廢塑膠為原料之裂解油,未經其他處理。
③輪胎裂解油(Tyre Derived Pyrolysis Oil):以廢輪胎(主要材質為橡膠)為原料之裂解油。
 
廢塑膠化學回收的挑戰與機會
1. 廢塑膠化學回收的政策與法規定位
(3) 台灣已具備初步法源,但仍存在修補空間
① 能源署主管再生油品
我國在政策上最早將廢塑膠裂解納入相關法規管理的部分,主要是早期將廢塑膠裂解油視為再生油品,由經濟部轄下能源署依能源管理法制定《酒精汽油生質柴油及再生油品之生產輸入摻配銷售業務管理辦法》。再生油品的定義為:以本國廢棄物或其他依環境保護法規回收再利用,經加工處理所產生石油系列物資,作為「燃料者」;且再生油品國內限供工廠、焚化爐、發電作為燃料使用,或「售予石油煉製業」。
 
②環境部主管廢塑膠回收再利用
目前國內廢塑膠主要可依產生來源分為「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已被公告為應回收廢塑膠主要是屬於一般廢棄物之塑膠容器、平板容器,以及其他回收物(如電子電器類產品)經拆解後產生的二次廢塑膠,可透過已成熟之機械回收管道進行再利用。其餘未經回收的一般廢棄物廢塑膠,最終會流向焚化爐能源化利用,或經分選後製成固體再生燃料。
 
2. 塑膠化學回收對減碳的貢獻
我國在2023年2月15日公布了《氣候變遷因應法》,其中第25條第一項規定,事業得根據「聯合共同提出自願減量專案」,據以執行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取得「減量額度」(圖六)。同年10月12日續公布《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其中第6條第一項規定,事業聯合共同提出及執行自願減量專案,應由共同合作之事業擇一代表提出申請,並得「依其約定分配取得減量額度」---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六、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聯合共同提出自願減量專案相關法規
圖六、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聯合共同提出自願減量專案相關法規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50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