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太陽能將含鹽水轉換為飲用水之新型系統,並可減少22%成本

 

刊登日期:2024/6/3
  • 字級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CL)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共同開發了一項以太陽能驅動,可將含有鹽分的水轉換為新鮮飲用水之新型淡水化系統,且價格與既有手法相比減少20%以上,將可望導入世界各地面臨著水資源壓力的地區。

既有的脫鹽技術須利用離網系統的高價電池或穩定的送電網系統以提供去除水中鹽分所需的能量。然而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電網基礎設施仍缺乏可靠性且對於化石燃料的嚴重依賴促使脫鹽淡化處理困難。

有鑑於此,KCL與MIT的研究團隊以現有將含鹽地下水轉換為淡水的製程為基礎,開發了一項利用太陽能生成一定水準淡水之新系統。此系統使用了堆疊的特殊離子交換膜將流路中鹽水的鹽分予以分離、去除,進而生成新鮮的飲用水。

新系統的特徵在於可因應日照量的變動自動調節鹽水流動的速度與電壓。依據水力操作設備,將可實現減少高價電池使用量且不影響飲用水生成量之系統開發。

研究團隊指出,由於可完全排除對電網系統的需求,對於電池技術的依賴度減少92%,因此新系統在現地將可實現零排放,與既有方法相比,能以減少22%的水成本提供安全的飲用水。

此外,研究中亦根據從印度Hyderabad近郊村莊取得的數據,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重現了含鹽地下水的狀況,並成功地生成最多達10立方公尺的新鮮飲用水,相當於3,000人的一日使用量,且過程可連續運行,不受陰天或下雨造成的太陽能變動影響。


資料來源: https://engineer.fabcross.jp/archeive/240425_water-desalination.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