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級微型3D Eye-in-hand感測模組技術

 

刊登日期:2022/1/5
  • 字級

陳柏戎、戴崇禮、邱治凱、甘凱翔、高彩齡、郭建春、王科翔、李哲睿、黃暐翔、李俊毅、鄭憲君、陳仕宸 / 工研院微系統中心

少量多樣、產品週期短、人機共工需求高為目前產業製造方向主軸,因此,手眼協調機器人成為全球趨勢。手眼協調機器人核心技術包含自主學習AI、3D視覺能力、力量控制能力,其中3D視覺能力占機器手臂關鍵組件50%以上之產值,為市場競爭核心。國外技術受限於體積大、速度慢、調校不易,僅應用在金屬重工業。本研究突破技術瓶頸,使3D視覺可標配於協作型、輕量型智慧機器人,可打入電子製造、電商物流等新興潛力市場(預估未來占比90%以上)。

【內文精選】
前 言
傳統2D工業視覺已無法滿足市場應用需求,而逐漸轉向3D視覺技術應用。3D感測模組(3D Sensing Module)是賦予機器人眼明手快的利器,在編程複雜且耗時的3D路徑時,3D感測模組格外有用。少量多樣、產品週期短、人機共工需求高為目前產業製造方向主軸,因此,手眼協調機器人將成全球趨勢。如圖一所示,手眼協調機器人核心技術包含自主學習AI、3D視覺能力、力量控制能力,其中3D視覺能力占機器手臂關鍵組件50%以上產值,為市場競爭核心。

 
圖二、產品應用分析
圖二、產品應用分析
 
技術研發與創新
2. 技術競爭力
本研究開發之微型掃描式投光解碼屬破壞式創新。如圖三所示,國外3D感測器其關鍵投影元件多採用DLP陣列式投光元件,其優點為誤差容易控制,但體積大與成本高等問題,往往導致使用者不易導入。工業級微型3D Eye-in-hand感測模組技術之關鍵投影元件採用MEMS振鏡式掃描投光源元件,其優點為體積小、成本低,但其誤差控制難度高,感測器開發難度高。
 
本研究透過線光源高準度校正技術(體積尺寸縮小168倍與速度提升38.6倍)解決動件誤差問題,結合複合材質動態解碼技術(材質重建率提高2.1倍)提升點雲重建率,並使用工業級試產與校驗平台技術(控制組裝與動件誤差)確保模組品質。技術競爭力將分別說明如下。
(2) 複合材質動態解碼技術
產線上工件種類多樣、形狀複雜,如圖七所示,不同工件需各別調整3D相機參數進行取像,參數調整仰賴使用者經驗,3D感測點雲易破損,故無法確保點雲品質,恐影響後續作動。不同材質工件,因其表面反射率不同,低反射率表面容易吸光、高反射率表面容易反光,導致點雲破損影響精度,如圖八所示。動態曝光多重亮度解碼:如圖九所示,結合①自適應判定工件各區域反射率,②動態決定光學參數,多重亮度解碼進行點雲融合,提升複合材質的感測重建率。
 
圖九、動態曝光多重亮度解碼
圖九、動態曝光多重亮度解碼
 
(3) 工業級試產與校驗平台技術
工業級試產與校驗平台技術,建立3D相機試產流程,如---此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國家產業升級與未來發展藍圖
1. 開發平價工業級微型3D Eye-in-hand感測模組技術,建立國產3D相機供應鏈
本研究透過工業級微型3D Eye-in-hand感測模組技術在雷射元件抗變形技術、抗反光自適應感測技術(Anti-reflective Adaptive Sensing Technology)的技術突破,推出具備抗反光能力的高性價比工業級微型3D Eye-in-hand感測模組技術,協助國內感測器業者自主生產3D感測模組硬體,如圖十五所示,以建立國產3D相機供應鏈。後續規劃並結合智動化、機器人、自動光學檢測(AOI)技術,以工業級微型3D Eye-in-hand感測模組技術為核心,建立產線校準技術與加工資料庫即時模擬分析系統,提供整廠產線優化,導入智慧製造概念,以軟硬整合的研發能量帶領國內不同領域的製造業(如金屬加工、金屬運具、製鞋業、紡織業等)跨入生產彈性化、智能化的時代潮流,使傳統製造業脫胎換骨,提升台灣製造品質與國際競爭力。
 
3. 創立新產業發展方向
(2) 全球第一套機器視覺融合彈性上/下料技術造就智慧化紡織產業
導入工業級微型3D感測模組技術結合機械手臂進行自動化上/下料,如圖十八所示,完成全球第一套機器視覺融合彈性上/下料技術,以3D視覺導引結合真空取放適用少量多樣布種,突破既有靜電上/下料僅適用於單一布種的瓶頸,並協助國內紡織龍頭完成彈性自動化3天快速打樣平台,節省全線70%人力(8道工序)…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21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