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發電工業應用國內發展現況

 

刊登日期:2021/10/5
  • 字級

黃介一、劉祖閔、林正軒/工研院機械所;陳幸德/工研院材化所
 
國際上對環保與綠能越來越重視,尤其在各國政府的綠能政策支持下,使得再生能源朝向多元模式應用呈現,生活中的廢棄物已變成可循環再利用的資源。國際上能源再生與利用的相關發展研究已數十年,各國依地利發展的沼氣運用範疇甚為廣泛且朝著兼具綠能、環保與高價值化等面向發展;在國內政府也積極部署綠能的發展與建設。文中介紹國內沼氣應用的範疇與形式,分別在垃圾掩埋、廚餘回收及農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的多種沼氣應用系統,而工業領域也在近期投入,改善並發展因生產衍生的廢棄物處理程序,除了使廢棄物減量之外,也將所得水資源、沼氣能源加以應用並創造出價值。本文最後以造紙工業為例,介紹廢棄物處理後的沼氣發電系統。
 
【內文精選】
前 言
在2015年的《巴黎協定》國際社會達成共識,各國同意為面對氣候變遷之威脅而努力,讓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與工業化之前相比低於2˚C以內。關鍵做法是各國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了維護並保護地球環境的《巴黎協定》目標,已超越國家觀點所制訂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策略,其推動與觀念都比一些較為先進的歐盟成員國之設定更具挑戰,包含設定往後的2030甚至205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以及相關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與推動。這些再生能源技術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減排,相較於石化能源應用是更具成效的。
 
未來全球將越來越關心各地碳排放的情況,因而地球環境保護意識又會更加提升,更進一步促使各國與產業選擇使用綠色能源,所以沼氣能源的應用就成為一個關鍵性的有利選擇。由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預估2040年全球電力需求之67%會由再生能源提供,其中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約占40%,生質能和水能約占25%。生質能源的比例從5%提升到12%,有趨勢續推往20%,由以上的相關預估趨勢,沼氣能源的應用將朝正向發展。
 
圖二、沼氣發電應用範疇發展趨勢
圖二、沼氣發電應用範疇發展趨勢
 
國內沼氣發電應用的現況
國內推動沼氣發電的歷程中,由日常生活足跡切入,可以看到從垃圾掩埋場開始,以對沼氣做收集後再行發電的做法為主,後續其他生質沼氣之料源也陸續以示範性發展到應用推廣。在早期從公共建設的觀點出發,為了解決社會生活垃圾處理的議題,以提升環保意識為根基,垃圾減量與焚化處理已是主要的做法。不過回頭看看過去的垃圾掩埋場,在封場之後為了有效解決產生臭味的問題,且避免讓沼氣直接排入大氣,政府不遺餘力地投入改造,建置沼氣收集設施與發電設備等,使居民原先避之唯恐不及的地點轉換為美化且舒適的環境,而且還利用再生能源給予整個社會莫大的助益。
 
垃圾衛生掩埋場藉由不透水的建構,安全地將垃圾所滲出之汙水蓄集進行汙水處理,且將其垃圾分解時所產生的沼氣,予以積存並將其燃燒產生之熱能轉化為電能。挖掘沼氣井是一個關鍵性基礎設施,互通連接後再導引沼氣至發電設施內以進行發電。掩埋場內的垃圾經發酵產出之沼氣含有水氣,因此應用前需要進行水分凝結與集排回收,將部分凝結水重新送回掩埋場,避免掩埋場內有過於乾燥自燃的疑慮,並使掩埋場產出之沼氣保持可穩定應用的條件。以高雄市西青埔處理沼氣發電設施為例,其沼氣蘊藏量可供20年以上的發電量,最初沼氣處理發電設備四組,設施發電容量5,448 kW;目前因沼氣量下降,沼氣處理發電設備三組,設施發電容量4,083 kW,每月最高沼氣處理量可達約194萬立方公尺,因沼氣量逐年下降,目前再生能源沼氣發電量每月約40~60萬度電(售電量約140~160萬度電),如圖三所示。
 
國內工業沼氣應用
新應用領域的業者陸續投入沼氣發電應用的投資,據報導知名造紙業永豐餘紙廠投入建置工業沼氣應用(Industrial BiogasApplication)設備生產綠電,為目前全國最大沼氣發電系統。據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19年國內的紙及紙板總產量為424.9萬噸,其中紙板量達到344.6萬公噸,同時帶動回收紙的消耗量達到404萬噸,在國內回收量達272萬噸,這是一個回收率很高的行業。幾乎絕大部分的回收紙都作為製造再生紙的原料,造紙業回收再利用除了生產大量再生紙之外,也讓數千萬棵的樹木免於被砍伐。
 
在造紙過程中取出所需的纖維和木質素,其所生成的廢水經淨化後,產生的廢紙渣和汙泥中含有大約1/3煤的熱值,非常值得回收再利用。沼氣發電系統使用微生物分解、發酵以及生物脫硫等技術,藉由厭氧菌的分解,在廢水淨化的過程將水中大量有機物轉化為沼氣,該沼氣中的甲烷濃度可達80%,非常接近天然氣,穩定且高濃度的沼氣藉由燃氣引擎發電機組轉化為熱能及電能,如圖七所示。以目前所舉例之永豐餘紙廠的沼氣日產量可達2.8萬立方米,年發電量可達4,000萬千瓦,相關建置…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七、造紙業之水處理與沼氣資源循環再利用
圖七、造紙業之水處理與沼氣資源循環再利用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18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