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趨勢

 

刊登日期:2021/2/5
  • 字級

薛乃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快速成長中。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讓電動車生產供應鏈驟然中斷,對製造與銷售面向皆造成巨大影響。從電動化普及來看,未來車輛動力系統將呈現區域化差異;車廠也開始啟動電動車的規模量產。在自動駕駛車輛技術方面,短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長期需求仍然存在。而全球汽車產業朝C.A.S.E.發展,對輕量化技術發展亦帶來顯著影響。整體而言,全球車輛產業持續朝向C.A.S.E.方向發展,並從而形成一個新的移動載具生態系。
 
【內文精選】
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中
全球電動車(EV)銷售量自2017年突破100萬輛後,隨即2019年就已達到210萬輛,占全球新車市場達到2.6%。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為最大的貢獻者,不但成長快速、數量也很龐大;其次是美國。不過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因為補貼政策大縮水,美國則因放寬油耗標準,所以雙雙在電動車的銷售力道都明顯趨緩;反觀歐洲因為環保法規要求,有急起直追的趨勢,如圖一所示。
 
圖一、2015~2019年全球電動車市場成長趨勢(By各區域)
圖一、2015~2019年全球電動車市場成長趨勢(By各區域)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爆發,不但讓EV生產供應鏈驟然中斷,更導致消費市場的購買計畫延遲、觀望,甚至取消,對整體電動車輛的製造與銷售面向皆有巨大影響。此外,疫情亦造成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滑落,這將使電動車的普及需要更長時間。根據BNEF (BloombergNEF)的預估,202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將下跌近2成;Wood Mackenzie所估計的跌幅更高達4成,兩家產調公司預估年度銷售量約在130萬輛~170萬輛。但就中長期來看,各研發機構對於電動車市場未來的成長潛力仍十分看好。
 
車廠開始啟動EV規模量產
為開始啟動電動車的規模量產,已有多家標竿車廠投入EV專用平台的開發與導入,甚至透過聯盟方式共用平台,不但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合作開發電動車款、更擴大相關平台的量產規模,達到最終降低開發成本與量產成本的目的。目前開發並導入EV專用平台的車廠包括:歐系VW的WEB平台、日系Toyota的e-TNGA,以及Renault/Nissan/Mitsubishi的CMF平台。不過,亦有部分車廠(如BMW及Daimler)則採用EV與傳統車輛混流生產的方式,發揮既有產線的靈活應對。
 
不論是EV專用底盤或混流生產,皆需要建置智能化工廠,以達到提高效率與品質的目的。表一為EV專用底盤與混流生產的比較分析、圖二為全球電動車專用底盤平台示意圖。
 
圖二、全球電動車專用底盤平台示意圖
圖二、全球電動車專用底盤平台示意圖
 
全球汽車產業朝C.A.S.E.發展 對輕量化技術發展帶來顯著影響
1. 車聯網/自駕(Connectivity/AV)
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催生了對於裝置在車載系統、影音娛樂系統、自動駕駛系統之模組或元件的輕量化(Lightweight)需求。包括感測器、連接器、面板等需求增加,預估將增加汽車本體約130~180公斤的重量。此外,從自駕車普及化情境來看,預估將帶動低強度結構性能的輕質材料需求增加。
 
2. 車輛共享(Shared)
由於共享車輛的利用率提高,每年累計的里程數將較私人用車增加5~7倍,車輛的耐用性會加速耗用,車輛本體會有更頻繁地更換(尤其座椅及懸吊相關模組),都將影響…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10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