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浪潮下 機能性紡織品發展新趨勢

 

刊登日期:2020/10/5
  • 字級

【專題導言】

全球近年興起一股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浪潮—ESG,這是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與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者的縮寫,代表的是企業在往後的經營中,須更專注在碳排放及能源使用的效率、供應鏈廠商生產線對環境的衝擊等議題上。近年來,企業永續經營的號角不斷在紡織服飾產業響起,與快時尚潮流同時並存,無論是環保/生質原材料、生產系統節能減碳技術、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都是吸引國際品牌商的美好議題。

根據消費趨勢資訊機構Mintel發布的2030年全球消費者趨勢報告指出,未來時尚消費將會追求具有道德責任且可循環的產品。消費者購買時在意的不再僅限於品牌,還可能是一整條生產鏈。也因此,國際品牌商的採購策略已走向集中於具垂直整合能力、且擁有產能的大廠,方可高度掌握生產
流程以符合此消費潮流。而全球紡織產業亦朝此面向精神來精進生產技術,維持機能性紡織品在全球品牌與通路商供應鏈的產業競爭力。未來全球將有愈來愈多的紡織品生產供應鏈會朝向綠色、環保、生質、永續的技術精進,利用創新技術減低產品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而環保及節能減排紡織品將是未來紡織技術發展的必要趨勢。

根據ITIS研究團隊發布的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機能性布料產值約達18,799百萬美元,其中台灣機能性布料產值(含海外生產)達9,632.61百萬美元,占全球機能性布料產值的51.24%,是全球最大的機能性布料供應商。2020年,全球蔓延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使全球的經濟體與供應鏈皆受到嚴重影響,紡織產業亦受到嚴重衝擊。

在此浪濤下,企業更專注於研發新材料與新製程,結合創新設計與應用來保持企業競爭力。於此之時,台灣機能性布料更應以「永續機能」為核心,朝向降低碳排放量、節能減碳、回收再生、循環生質材料、生物可分解材料等方向邁進。本期「環保及節能減排紡織品」技術專題,將與讀者分享新世代創新技術之環保紡織品—生物可分解纖維技術、紡織品綠色生質化學品應用技術、光吸收轉換機能性纖維應用技術、環保節能數位印花發展等議題,期能以嶄新材料協助台灣紡織產業再提升,與產業共同掌握持續綠色環保/節能減碳新潮流的紡織商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