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太陽與海水,大阪大學開發氨合成之光觸媒

 

刊登日期:2020/6/9
  • 字級

大阪大學開發了一項可做為光觸媒之氨合成觸媒。研究團隊在常溫常壓環境下,將氧氯化鉍(Bismuth Oxychloride)半導體懸浮於海水中,再利用太陽光照射之後,太陽能源轉換效率在0.05 %以上,可與天然光合成相匹敵,將可望利用於小型氨製造裝置的開發。

研究團隊開發的是在氧氯化鉍半導體上形成表面氧缺位之粉末型光觸媒,將其混合懸浮於海水等含有氯化物離子的水溶液中,在氮氣流通下,照射太陽光後即可合成出氨。

水溶液中的氯化物離子被氧化,生成氯之後,迅速地與水反應成為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且透過紫外線放出電子,電子即被利用做為氮的還原。相較於單純的水的氧化,反應的進行更加容易,且氮的還原也能穩定地進行。利用此項反應,將可望創造出更高活性的氨合成觸媒,且同時也是一項可有效活用天然資源的方法。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