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下台灣橡塑膠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刊登日期:2020/2/5
  • 字級

陳建明、劉榮昌/工研院材化所;劉致中/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全球貿易戰自美中開打、日韓繼之以來,迄今仍無停戰跡象,對於我國橡塑膠產業已造成深刻影響,台灣橡塑膠業者宜採取有效策略,以因應此一可能曠日持久且隨時可能惡化之事件。本文闡述了全球貿易戰發生的原因、全球貿易戰下對於我國橡塑膠產業的影響及我國橡塑膠產業的發展策略,期望台灣橡塑膠業者能藉由重組價值鏈、節稅手段、導入工業4.0與發展高值化循環橡塑膠材料及其製品等可行策略,成功因應全球貿易戰所帶來的巨大衝擊。
 
【內文精選】
前言
由於美中貿易逆差擴大與美國保護主義興起,2018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發布一系列對中國大陸的航太、資通訊科技、機器人及機械等產品加增25%關稅之措施,中國大陸隨後亦提出相應的反擊政策。時至今日,美國對中國大陸已實施四批懲罰性課稅清單,雙方持續協商但尚未有具體結果(見表一)。中國大陸亦於美國對外宣布對中國大陸施行懲罰性課稅後,隨之宣布對美國施行報復性課稅清單,其歷程如表二所示。之後,日本與韓國因為發生了「二戰時期徵用工訴訟爭議」,導致2019年7月日本宣布對韓國實施嚴格的電子與半導體關鍵材料(手機螢幕/OLED面板用氟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與半導體製造用光阻劑/氟化氫等三種化學材料;圖一)出口管制,每次出口需經大約90天的審查。
 
2019年8月日本更進一步將韓國剔除出貿易優惠白名單,意即日本可以對出口韓國之全部貨品(食品和木材除外)進行個別出口審查,韓國隨即也宣布把日本移出韓國的出口「白名單」,引發2019年日韓貿易戰。2019年11月日本宣布將針對出口管制措施與韓國進行會談,但迄今無具體結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貿易爭端延宕未解,日、韓兩國又因歷史恩怨爆發貿易摩擦,這種現象不只衝擊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地位,改變東亞供應鏈格局,更成為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催化因素。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我國橡塑膠(Rubber and Plastic)業者宜加速調整全球布局,早做準備以因應此一變局。
 
表一、美國對中國大陸施行懲罰性課稅歷程
表一、美國對中國大陸施行懲罰性課稅歷程
 
全球貿易戰對我國橡塑膠產業的影響
如表一所示,我們可藉由分析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的四批懲罰性課稅清單,得到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可能受到影響的橡塑膠產品之範疇。其中第一批清單主要影響到的橡塑膠產品範疇為航空用新橡膠氣胎與翻修輪胎,第二批清單影響到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142項產品,第三批清單影響到乙烯、苯、正丁醇等504項產品,第四批清單影響塑膠板片、薄膜、箔、扁條等62項產品。
 
台灣在此次中國大陸與美國的貿易戰中會受到的影響包含兩個面向:一是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的橡塑膠原料,經中國大陸廠商加工後,製成終端產品出口至美國;另一個是美國減少對中國大陸產品的進口後,因而向台灣採購的轉單效應(見圖二對台灣影響部分)。因此,觀察台灣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與美國的出口量年增減率,即可了解受影響的幅度。由圖三及圖四中可以看出在貿易戰開始到第二波期間,全球經濟景氣受到兩大經濟體貿易前景不明而低迷,台灣橡塑膠材料出口至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額雙雙下滑,下滑的幅度高達25%;時序推進至第三波期間,台灣橡塑膠材料出口至中國大陸持續下滑,出口至美國則開始回彈並增加;至第四波貿易戰期間…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二、美國對中國大陸施行四波懲罰性課稅對橡塑膠產品的影響
圖二、美國對中國大陸施行四波懲罰性課稅對橡塑膠產品的影響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98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