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海洋植物減碳,「藍碳」成為新興抗暖化對策

 

刊登日期:2019/9/24
  • 字級

近來對於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之海洋植物的關注度與日俱增,且已了解大葉藻、昆布等藻類的功能性並不低於陸地的森林,因此存在於海洋中的「藍碳」被視為是二氧化碳的貯藏庫,在全球減碳框架中,藍碳的存在越來越被彰顯,其中在日本也開始展開藻場再生等活動。

位於北海道西部的增毛町,過去是鯡魚捕撈興盛的一個小鎮,夏天來臨之際,日本海的海岸邊叢生的昆布綿延了約300公尺。但在5年前,這裡卻是沒有海藻生長的岩礁岸,而是由日本製鐵公司與當地漁會在2014年展開了海藻植被再生的實證事業,利用製鐵時產出之含有鐵質的砂礫,與土壤混合後置入椰纖袋,並埋設在淺灘,以供應昆布養殖時所需之鐵質。經實證實驗可知,與未供給鐵質的淺灘相比,供應鐵質的海岸促進了昆布的生長,一株昆布的重量約成長了8倍之多。

然而實證實驗的目標並非僅是海藻的植被再生,同時也瞭解到海藻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日本製鐵表示藻場的回復再生將可望成為抗溫暖化的對策之一,而日本製鐵也在三重縣、長崎縣展開了同樣的海藻植被再生事業。

大葉藻、海菖蒲等將扎根於海底的海草,或是昆布、裙帶菜等海藻,係以光合作用製造養份,原料僅有水與二氧化碳。但由於海草、海藻的生長規模不如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對於抗暖化對策的具體貢獻度不甚透明。

但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2009年發行的報告書中,相對於陸地森林中儲存的「綠碳」,提出了「藍碳」一詞,並對海草、溼地、紅樹林貯留二氧化碳之機制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海洋具有與陸地同等程度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雖然相關研究仍在展開中,尚有諸多不明確之處待釐清,但也顯示出海洋及沿岸生態系在碳封存與儲存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

在以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為目標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中,簽署國必須提出「國家自主預期貢獻(INDC)」的減排計畫,且每5年就其執行之抑制全球暖化措施進行整體影響評估,因此必須提示達成目標的路徑、方法,而越能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離目標的實現就更近一步。

目前全球已有60個以上的國家已展開活用藍碳之相關評估,其中美國、澳洲等已著手進行具體的計算,日本也在6月所確立的溫暖化對策長期戰略中,明列了「探尋各種二氧化碳吸收源的可能性」。

根據日本海上‧港灣‧航空技術研究所(MPAT)的試算,預估日本國內的藍碳約可帶來一年132~404萬噸的二氧化碳吸收效果,但即使是最少量的推估值,也較都市的綠化來得多。以日本而言,從岩岸較多的生長環境、生長容易度等各項條件來看,相對於大葉藻等海草,日本沿海一帶具有極大潛力可以形成昆布、裙帶菜等的大型藻場。

然而在日本要將藍碳定調為二氧化碳吸收源仍需要些時間。據國土交通省指出,由於海藻類不同於陸地的樹林,每年的生長都會有大幅變動,因此目前吸收量的推算精度仍不完全,今後則計畫透過衛星照片或小型無人機,展開進一步的詳細調查。

另一方面,除了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被寄予期待之外,藻場的回復再生將吸引小魚、海鳥等海岸生物聚集。一旦「藍碳」的觀念拓展開來,對於促進生態系的永續發展,也將會帶來龐大的效益。

現階段亦有地方自治單位已率先展開藍碳事業化的行動,例如橫濱市在沿海一帶養殖海藻,並對排出二氧化碳的企業推動「碳補償(Carbon Offset)」計畫,所得則應用於藻場再生等相關事務上。

針對溫室氣體減量,日本承諾到了2050年之後,減排量要達到「實質為零」之目標。而身為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日本海岸線總長為世界第6、約為3萬5000公里,因此不過於低估藍碳的效能,積極探尋活用之道方為更高層次的策略思考。


資料來源: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48632070W9A810C1MY100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