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生物經濟之商機展望(下)

 

刊登日期:2019/5/29
  • 字級

陳明君/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亞洲國家生物經濟戰略與政策發展走向
亞洲國家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能源作物豐厚並以出口為導向,因此針對國家發展的期望,希望能從資源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狀態。在政策作為上,提出生物經濟“4.0”,期望能協助農民解決長期的低收入狀況,改善農民生活,提高能源作物的產量。就亞洲各國所提出的生物經濟戰略與政策作為,綜整如表一所示。
1、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為一農業國家,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0%以上,最初在生質產業發展的項目,以能源議題為主,近年來,逐步轉向以發展生物經濟的整體考量為主。十三五規劃基本走向以延續十二五規劃內容,包括農業發展戰略與糧食安全、工業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服務業發展、區域發展、綠色環保、創新驅動及強化人力資源、改善民生、文化發展、國有企業及金融體系改革、對外開放等。
 
在生物材料產業化的規劃上,以開展區域性綜合應用示範,實現區域生物基塑膠製品、包裝材料等替代50%以上的傳統石化塑膠製品。另外,更提升生物製品經濟性和規模化發展水準,發展新生物工具創制與應用技術體系,實現一批有機酸、化工醇、烯烴、烷烴、有機胺等基礎化工產品的生物法生產與應用,推動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尼龍、生物橡膠、微生物多糖等生物基材料產業鏈條化、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提升胺基酸、維生素等大宗發酵產品自主創新能力和發展水準。
 
中國大陸在生質材料的發展上,以生質塑膠的發展能力呈現快速成長的狀態,主要是以本土業者為主。主因在於中國大陸政府希望未來在其國內生質塑膠產業的發展是以自給自足為目標,因此中國大陸在農村建立工廠和就業,同時也支持其本地農業。現階段,已有不少國際上在生質塑膠產業的主要參與者,如帝斯曼,已經投資中國大陸企業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2020年生物產業目標
生物產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10萬億元人民幣,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4%,實現相較於2015年時3.5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倍增;
生物產業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產品等。
2、泰國
泰國處於中南半島中央,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是全球農產品出口大國,更是推動泰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全國有80%的人口從事農業,享有「東南亞糧倉」的美名,是亞洲唯一的糧食淨出口國和全球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
 
國家發展整體掃瞄,泰國工業部利用泰國在農業資源上的優勢,優先考慮發展生物經濟。泰國政府運用豐富及多樣性作物的優勢、搭配化學製造業,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新的經濟成長引擎之一。
 
由於泰國具備生物多樣性的特點,作物種類多,因此,就發展生質產業,泰國政府選定了甘蔗、木薯、橡膠、稻米、油棕和大豆等六種經濟作物為重點關注項目。另外,更設定以10年為發展目標,選定以甘蔗和木薯為其發展生質能源與生質化學品的經濟作物來源。泰國生物經濟10年規劃藍圖,請參考圖八。
 
圖八、泰國生物經濟10年規劃藍圖
圖八、泰國生物經濟10年規劃藍圖
 
另外,就區域發展規劃,泰國內閣於2016年6月28日批准東部經濟走廊發展的原則。該項目位於曼谷南部和東部的春武里府、羅勇府和Chachoengsao省,將利用新興的交通設施和該地區位於東盟中心的地理位置,實現前所未有的投資和發展。 已經成為泰國促進10個戰略產業成為推動王國經濟的“ 新增長引擎 ”的焦點。 就現階段規劃的第一步,泰國致力於將其打造成為東盟的“生物樞紐”,重點放在---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請見下方附檔。
 
圖九、生物經濟角色從增值轉型為價值創造
圖九、生物經濟角色從增值轉型為價值創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