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質塑膠包裝材發展趨勢(上)

 

刊登日期:2019/3/5
  • 字級

根據巴黎ALL4PACK展會,未來包裝材料的發展趨勢將朝智能化包裝以及綠色永續包裝(減少材料用量如回收循環、輕量化、生質/生分解)方向發展。目前生物塑膠產能占全球塑膠產能不到1%,主要應用市場聚焦在食品包裝(軟質+硬質),約占六成。隨著網路購物興起的物流需求,綠色包裝材料發展更為迫切。我國為全球3C產品製造生產主要供應商,因應EPEAT標章需求以及海洋塑膠垃圾汙染問題,發展生質/可分解的一次性包裝材料具急迫性。
 
本文將分上、下兩集,為讀者完整報導國際生質塑膠包裝材之發展趨勢。
(上集)
‧全球包裝材料市場
‧全球生質材料市場
‧國際生質材料包裝應用發展趨勢
(下集)
‧國際生質材料包裝應用發展趨勢
‧國際生質塑膠包裝之規範與標章
‧ITRI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技術
‧總結
 
【上集內文精選】
全球包裝材料市場
根據Smithers Pira調查,2017年全球包裝市場達8,510億美元,在食品與物流包裝的需求下持續成長,預測2022年可達9,800億美元。圖一說明全球包裝應用市場的占比,其中飲料和食品占近七成,其次二成是消費性產品。亞洲區域是全球最大也是成長最快的包裝市場(圖二),其驅動力來自中國和印度人口成長、經濟發展以及傳統購物習慣的轉變,特別是在食品領域。預測到2022年,中國占世界包裝消費近48.0%,而印度占8.5%。包裝材料可分為塑膠、金屬、玻璃以及紙板等四大類,圖三說明各類材質的占比。根據巴黎ALL4PACK展會,未來包裝材料的發展趨勢將朝綠色永續包裝以及智能化包裝方向發展,如圖四所示。
 
全球生質材料市場
全球塑膠生產超過450百萬噸(圖五),其中有40%是用完即丟的一次包裝,這些包材的平均使用壽命不到六個月,一旦被丟棄,就會在環境中破裂成塑膠碎片,繼續存活幾百年。根據研究,每年約有800~1,300萬噸的塑膠流入全球海洋環境,聯合國環境署近期的報告預估,這每年會對全球海洋造成130億美元的傷害,塑膠垃圾對海洋與環境的污染已成為繼氣候變遷的人類第二大威脅。2018年全球生質塑膠產能為211萬噸(圖七),其中生物可分解生質塑膠和生物不可分解生質塑膠的產能比約為43:57,Bio-PET產能占26.6%排名第一,第二為Starch Blends占18.2%,接著為Bio-PA和PLA等(圖八、圖九)。歐洲是全球生物塑膠(Bioplastics)需求最大的市場,其相關技術與研發能力居全球之冠。亞洲擁有土地與資材的優勢,成為生物塑膠生產的主要樞紐。
 
圖九、2018年全球生質塑膠產能材料結構
圖九、2018年全球生質塑膠產能材料結構
 
國際生質材料包裝應用發展趨勢
綠色永續包裝(More Sustainable Packaging)成為全球跨國包裝供應商主要的發展方向,國際包材廠透過策略結盟合作,來發展綠色永續包裝材料。Amcor、Mondi、Stora Enso、Sealed Air為全球包材主要供應商(圖十一)。澳洲的Amcor(安姆科)主要生產食品和飲料產品的軟質包裝與硬質容器,該公司很早就投入生質綠色永續包裝材料的開發,其設計的蔬果生質包裝袋獲得Bioplastics Award 2008。奧地利的Mondi主要產品為塑膠、紙包材以及印刷,其所發展以澱粉、纖維素與植物油為主的可再生資源包材獲得Bioplastics Award 2016。芬蘭的Stora Enso(斯道拉恩索)為全球最大的造紙業,近年來跨足在智能包裝、氣體阻隔膜、生質複合材料等領域。美國的Sealed Air(希悅爾)主要營業項目在食品包材和泡沫緩衝包材,該公司投入相當的能量在PLA發泡材料的開發。我國塑膠包裝製品產值達新台幣1,502億元,約占整體塑膠製品業產值的60%,其中食品包裝以內銷為主,比重達七成以上,整體產業鏈由上游的塑膠原料到中游的包裝製造以及應用,分工細並且相當完整,如圖十二所示…....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十二、台灣塑膠包材在食品和飲料包裝之上/下游產業鏈
圖十二、台灣塑膠包材在食品和飲料包裝之上/下游產業鏈
 
作者:廖聖茹/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87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