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光回溯法應用於鋰電池使用中監測及價值評估

 

刊登日期:2019/3/5
  • 字級

因應全球電動車輛及儲能系統趨勢,鋰電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鋰電池在系統的成本占比高、回收期長、使用方式又影響產品壽命甚鉅,如何評價使用中的鋰電池,確認其功能價值,為吸引投資營運的重要關鍵。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介紹一個簡單、不涉及各個廠商專屬技術的電池評價方法。
‧前言
‧常見之電池壽命的推估方法
 1. 量測SOH的常用方法
 2. 電池SOH的推估方法評析
‧時光回溯法應用於電池價值評估
 1. 時光回溯法資料蒐集項目與原理
 2. 已知風險掃描
 3. 電池性能評價
 4. 電池壽命的預測統計方法
‧結論
 1. 時光回溯法作為評價電池的可行性分析
 2. 獲利模式影響時光回溯法必要性
 3. 可考量建立電池交易第三方公評機構
 
【內文精選】
前言
國內電動機車推動數量從103年起每年成長200%,107年補助達78,669輛,累計補助推動達175,642輛。在台灣的電動機車市場產生了電池租賃的新商業模式,如表一。因此,確保鋰電池的使用壽命越長,或者精準地評估使用中電池何時應從電動車輛退役轉用,發揮其生命週期最大價值亦是關鍵。
 
然目前大部分的鋰電池像個黑盒子,不管新舊、劣化程度,無法從外觀重量增減、體積大小來直觀辨別。雖然有安全測試及電池管理系統保護,還是有可能因為不當使用而失效。Gogoro已有完整電池交換後台蒐集監控所有電池資訊,掌握每一顆電池的狀態,值得其他有意推行電池租賃營運的廠商效法。惟Gogoro的電池監控技術為封閉系統,外人無從得知,第三方亦無法幫其背書。本研究提出一個評價使用中鋰電池的框架概念方法,期望透過物聯網技術保留記錄電池系統的電壓、電流、溫度等數據變化,以時光回溯法(Time Backtracking Method)還原整個充放電行為及使用環境歷史,進行風險掃描、確認性能及預估電池壽命,以作為評價基礎。
 
常見之電池壽命的推估方法
系統上評估電池剩餘壽命常用的方式是利用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記錄電池模組的已使用循環次數。以充放電電量SOC (State of Charge)百分比累計方式,累計至DOD (Depth of Discharge) 80%即增加該電池模組被循環使用的紀錄一次,再比對電池芯「DOD 80% vs. Cycles循環次數」在實驗室的數據,推估該電池模組剩餘多少循環壽命。使用過程當中,再輔以電池的健康檢查方法,檢查電池健康狀況(State of Health; SOH),反覆評估修正。
 
時光回溯法應用於電池價值評估
時光回溯法為一種框架概念方法,以一個簡單、不涉及各個廠商專屬技術的方法來進行電池價值評估(Evaluation)。期望透過物聯網技術記錄電池系統的電壓、電流、溫度,運用數據變化的特性,還原整個充放電行為及使用環境歷史,進行風險掃描、確認性能及預估電池壽命。可提供評估報告給投資者、營運商、買家、放款銀行,由其賦予電池適當之價值。
1. 時光回溯法資料蒐集項目與原理
(2) 時光回溯法回溯原理
利用電池系統中電壓、電流與溫度的變化歷史,還原整個電池系統被使用的充放電行為及環境歷史(圖二)。首先,在暫不考慮煞車回充電的情況下,可以從電流的進出區分電池充電及放電的兩大使用情境,若無電流進出則在閒置(Idle)狀態。另外利用定電流充電時,溫度會上升的現象,以及定電壓充電時,電流不斷減小、溫度逐漸下降的現象,又可以將充電區分為CC與CV階段。運用這些基本原則進行時光回溯,可以將電池使用歷史切割統計。
 
圖二、以時光回溯法還原電池所經過之充放電歷程
圖二、以時光回溯法還原電池所經過之充放電歷程
 
2. 已知風險掃描
(1) 操作視窗掃描
運用時光回溯法,將電池放電到當時最深的最低電壓及最高溫度進行統計,可以得到泡泡圖(圖三)。其代表這顆電池過往的放電歷史,可檢驗電池是否在設定的操作視窗(Operation Window)下操作,如過高電壓、過低電壓、過溫、過電流。超出操作視窗可能表示BMS和電池的設計是有問題;面臨操作視窗可能表示相對較高的失效風險。
 
3. 電池性能評價
(1) 電池劣化程度
為能在電池使用過程中線上進行估測,庫倫積分法是最佳的方法。累積運算電池系統在放電到某一電壓範圍(如3.7~3.85 V)所釋放出的電量,與出廠時進行比對,可估測出電池系統在此電壓範圍的劣化程度(圖五)。
 
圖五、庫倫積分法On-line估測電池劣化
圖五、庫倫積分法On-line估測電池劣化
 
(2) 電池平衡能力
運用電池時光回溯法找出電池放電最深時段之各串電池的最大及最小電壓差值,進行繪圖統計。差值偏大代表電池芯的均一性不夠。在統計圖表中,分串電壓差的出現頻率,也可以反映電池管理系統---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林昱宏/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87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