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塗佈製程之相關技術與應用介紹

 

刊登日期:2019/2/5
  • 字級

多層塗佈技術可一次性考量材料配方組成,單次製程成型出雙層材料與結構,是一種高效率製程方法,也可降低溶劑與VOCs的使用量,可視為較環保與環境友善之製程。國內/外多層塗佈技術的開發已日益成熟,未來可導入更多的多層結構相關產品。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以技術文獻與論文來介紹雙層塗佈製程技術,並概要性的介紹工研院材化所在雙層塗佈技術的實務經驗。
‧雙層同時塗佈之優勢
‧模具設計
‧塗佈加工視窗
‧Pump頻率影響
‧雙層塗佈材料黏度比設定
‧工研院雙層塗佈技術發展介紹
 
【內文精選】
多層塗佈(Multi-layer Coating)製程的優點在於,膜層可以藉由材料固含量調整,達成乾膜1 μm以下的厚度。比起乾式共押出模頭,濕式多層塗佈模頭結構相對簡單,不需有複雜的交錯堆疊流道設計,模具屬於低溫製程,清潔保養容易,製程上需要一個基材作為載體,塗膜後可增加膜層的功能性。
 
雙層同時塗佈之優勢
隨著各類高科技產品的發展需求,精密塗佈的發展與配方穩定性提升,製程上已經逐步進展到單次塗佈成型出多層結構的高效率製程。常見的多層式塗佈技術有多層狹縫式塗佈技術、多層淋幕式塗佈技術和多層斜板式塗佈技術,如圖一所示。
 
目前國內傳統塗佈廠,仍是以單次單層塗佈製程為主,當產品需有兩層以上的材料堆疊,將面臨製程時間增長、耗費成本與製程效率不佳等問題;且後段第二道製程過程中,容易破壞原本第一層材料之特性與物性。多層塗佈技術可一次性考量材料配方組成,單次製程成型出雙層材料與結構,是一種高效率製程方法,也能降低溶劑與VOCs的使用量,可視為較環保與環境友善之製程,如圖二所示。多層塗佈技術的開發可提升材料與製程技術的突破,國內/外多層塗佈技術的開發已日益成熟,未來可導入更多的多層結構相關產品。
 
圖二、多層結構塗佈製程比較(a)單層多次塗佈法;(b)多層一次塗佈
圖二、多層結構塗佈製程比較(a)單層多次塗佈法;(b)多層一次塗佈
 
Pump頻率影響
塗佈製程中,Pump的供給頻率也會造成膜面的穩定與否,尤其雙層材料設定不同的流量與厚度,勢必會有兩種頻率互相干擾的問題。文獻中提出,建立雙層塗佈的流場模型(圖九(a)),設定適當的邊界條件,利用模擬的結果與資訊,可以預測出雙層塗佈製程中,應該避免的頻率區間,以提升塗佈膜面的品質。如圖九(b)所示,上、下層隨著頻率區間的不同,顯現有高低起伏的頻率放大效果,流量即是影響頻率放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從圖中可看出,即下層Pump應該避開30~400 Hz的區段頻率,以降低產品膜面的不良。
 
圖九、雙層塗佈Pump頻率影響(a)流場模型;(b)上、下層頻率變化
圖九、雙層塗佈Pump頻率影響(a)流場模型;(b)上、下層頻率變化
 
工研院雙層塗佈技術發展介紹
參考國際上發展的雙層塗佈技術,工研院材化所也運用其基礎技術原理與理論模式,看重雙層塗佈技術的技術潛力與發展性,進行多樣性的產品開發,如:雙層結構鋰電池極板、指紋影像增益膜、有機太陽能電池(OPV)與OLED照明元件等。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載具為指紋影像增益膜,其結構乃是在一個透明基板上,同時塗佈兩種功能層材料,必須達成界面分明的效果,使表層具有高硬度耐磨特性,底層具有適當的光學散色效果,有效提升指紋之對比度,可增加後續指紋影像經演算法的速度與準確性,如圖十三所示。雙層塗膜厚度可控制小於30 μm,膜層比例可設計2:1、1:1、1:2等多種膜厚比例之配置,也可針對產品的功能需求予以調整及變化,如圖十四所示。同時,我們也針對材料配方與製程參數建置相關資料庫,並透過實驗與模擬分析技術建立一致性高的塗佈視窗範圍,將有效透過材料物性、塗頭設計/加工與雙層塗佈製程參數設計,加速雙層產品的開發週期…...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林正軒、陳品誠/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86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