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燃燒法合成奈米級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製程研究概況(中)

 

刊登日期:2003/11/5
  • 字級

在合成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方面,傳統上仍以固態反應法為主,此種方法簡單方便,可直接用含鋰、鈷、鎳及錳之碳酸鹽、氫氧鹽或氧化物,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直接加熱反應而得,而最終產物性質的好壞,則決定於加熱溫度、加熱時間以及冷卻方法等重要因素。然而,鋰離子電池之性能取決於陰極材料之電容量,而電容量與該材料之合成方法密切有關。合成方法之差異會影響陰極材料粒徑之大小與均勻性,亦會影響其充放電性能之好壞。奈米材料科技為當今高科技研發重點方向,奈米晶體陰極材料由於顆粒非常小,一般皆在數十奈米之內,適合鋰離子快速傳動,阻抗力小,有利於高速充放電,並可降低截止電壓,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增加能量密度。然而,欲製備細微甚至奈米級顆粒材料之方法眾多,如:燃燒合成法(Combustion Synthesis)、熱熔法(Solvothermal) 、共沈澱法(Co-precipitation)、溶膠凝膠法(Sol-gel)、噴霧熱分解法(Spray Pyrolysis)及微波合成法(Microwave Synthesis)等。本文則介紹以燃燒合成法製備奈米級晶體材料之源由及特色,並將目前國外各研究小組,利用燃燒合成法應用於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之發展近況作一整理與回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