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品化的鋰電池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及鋰高分子電池兩種系統。雖然鋰電池已經被大量應用於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PDA 、攝錄影機、數位相機、迷你光碟機、掌上型終端機及藍芽耳機等可攜式電子產品上,然而,未來3C 產品除了需要「輕、薄、短、小」外,對於產品功能更強調高儲存密度、高解析度、動態全彩化等多功能目標,因此對高能量密度、薄型化、可攜式的鋰電池需求,更加迫切。在環保科技及綠色能源的訴求下,未來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及混成電動車應用的發展將是指日可待,因此也急需能提供高功率特性的電池電源。鋰電池從1991 年由Sony 公司商品化至今,性能已經提升1.2 倍,已達現有材料系統的技術瓶頸,因此急需高效能的鋰電池電極材料,來突破現有材料瓶頸。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薄型鋰電池負極材料開發 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合成方法 高容量負極材料之發展趨勢 World Smart Energy Week 2016東京現場直擊系列報導二 World Smart Energy Week 2016東京現場直擊系列報導一 熱門閱讀 三菱瓦斯化學積極展開光電融合材料應用提案 含氟廢水回收再利用模式 加氫站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 玻璃基板上TGV的金屬化製程 全球第一個碳-14鑽石電池問世,可望供電數千年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