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哲豪/工研院產經中心
一、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因為記憶體呈現大幅成長
根據WSTS的最新預估,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大幅成長17%,市場達到US$397B(請參考圖一)。2018年則預估成長4%,市場達到US$414B。針對今年持續調高2017年成長預估,主要受到記憶體與部分IC元件帶動市場之影響。根據市調公司NA Gartner的報告,其中DRAM成長59.9%,NAND Flash成長48.0%。
圖一、全球半導體市場產值
若以需求與供給兩方面來分析2017年的半導體市場,以需求面來說,2017年整體電子產品市場成長上升,出貨量優於2016年。PC全年出貨下滑2.9%,受到DRAM、固態硬碟(SSD)、LCD 面板等零組件缺貨影響而使PC價格上揚,對PC需求與出貨造成衝擊。手機全年出貨成長1.3%,新產品製程繁雜與新舊產品的轉換期影響出貨時間。繼物聯網興起後,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等應用開始蔚為風潮,未來在聯網普及之下,智慧家庭、智慧車與雲端中心等將是物聯網世代與人工智慧實現的首要區塊。因此,未來IC產業的挑戰在於將既有的IC技術與產品尋找新應用領域,考驗串接雲網端、軟硬整合的跨領域能力。
另外,針對2017年的供給面,全球半導體供給端以產值觀察,預估仍以美、台、韓為主要半導體產值區域。美國以IDM為主,持續由Intel、Qualcomm等廠商帶領,而Broadcom Ltd.(formerly Avago)也成為第三大廠商,超越美光。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鏈以代工服務的角色為主,持續作為全球電子系統與無晶圓廠商的重要夥伴。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快速及產業競爭加劇,台灣固本不易,在美國領先、韓國積極搶佔與中國快速成長之際,台灣半導體產業應更積極地打破限制,跨入國際市場,維持參與合作的開放態度。韓國主要以記憶體為主,2017年在記憶體大幅成長帶動下,更讓Samsung在第二季產值超越Intel,未來除記憶體外也將積極跨入晶圓代工服務領域,搶食代工大餅。中國大陸半導體供應鏈持續快速成長,從2014年迄今,透過明確的目標、政府與民間鉅額基金等積極推動,但半導體產業除資金外,技術與人才是關鍵重點,而各國人才皆有被挖腳的疑慮,需透過打造留才計畫與健全產業環境才能持續發展半導體。
二、台灣半導體產業2017年面臨成長低於全球,其中設計業呈現負成長
2017年台灣IC產業產值成長3.5%,與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6.5%~12.3%相比較,成長率低於全球。主要是因為全球受到DRAM和NAND Flash市場高成長所帶動。而台灣在DRAM產業之產值規模已逐年下滑,加上華亞科已歸屬於美國美光,且台灣在NAND Flash之著墨甚少,因此這波Memory價格上漲,對台灣整體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帶動力道不像全球強勁。
圖二、全球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之比較
2017年上半年台灣IC設計業整體產值為新臺幣2,904億元,較2016年第H1衰退7.8%。2017年第一季台灣IC設計業整體產值為新臺幣1,398億元,季減12.5%,年減則為3.7%,主要因為第一季工作天數較少為傳統淡季,聯發科基頻晶片支援Cat7產品較晚推出,顯示器驅動IC則受客戶調節庫存水位等負面因素影響。2017年第二季台灣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506億元,較上一季季增7.7%,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衰退11.3%。主要因為聯發科因低毛率而不願再採取低價搶市的策略,因此其成長幅度趨緩。另外,記憶體元件、類比元件及設計服務業相關的IC設計公司則受惠於物聯網、車聯網與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而有高度的成長。
表一是2017上半年的台灣前十大IC設計業者,佔整體台灣IC設計業------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