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田大學研究團隊對於稻米成長過程中形成天然的植物構造與組成進行最大限地活用,開發了一項利用稻殼製造出鋰離子電容器(Lithium-Ion Capacitor;LiC) 之正極材與負極材的技術。
一般鋰離子電容器多使用活性碳做為正極,以碳材料做為負極,這些原料大多來自於海外的農業副產物或石化資源。而秋田大學的技術特徵則是採用了價格便宜,環境負荷小,且有穩定來源的日本國內稻殼為原料。研究團隊將稻殼中所含二氧化矽(Silica)利用做為正極細孔形成的鑄型以及負極的鋰離子吸藏或緩衝之用。尤其是在鋰離子電容器負極使用稻殼由來的活物質的話,對於鋰離子的預掺雜(Predope)表現出高耐性,且具有穩定的循環特性。
此外,與使用高性能樹脂由來活性碳或硬碳(Hard Carbon)的鋰離子電容器相比,在正負極使用稻殼由來活物質的鋰離子電容器表現出優異的性能。除了鋰離子電容器的電極材料之外,亦可應用於利用電泳法(Electrophoretic)之分離精製或除染裝置的電極材料方面。